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语释义研究 ——以三本教材为例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kdkfjklds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行的对外汉语教材中,教材编写者会根据教材主要受众选择教材所使用的媒介语。在中国国内,汉语教材编写者大多会选择英语作为教材媒介语来译释汉语生词。这是考虑到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之广及使用人数之多。贴切、恰当的生词英文注释可以有效地辅助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生词。本篇论文以总结和研究以往对外汉语中级教材生词注释方面的研究为基础和指导,并从生词注释准确度、教师词汇教学角度和学生习得及偏误分析角度对《发展汉语》、《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博雅汉语》(中级)系列教材进行分析。通过共时、历时两方面的对比分析和语料分析,讨论三本教材中生词英语释义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剖析问题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原则及具体方法。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原因、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笔者所选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一章是本文的立论基础,主要讨论词汇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汉语生词译释的重要性。第二章是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析了《发展汉语》、《博雅汉语》、《新实用汉语》三本教材生词释义时所出现的问题。笔者对问题进行整理、分类和对比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修改建议。第三章将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对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释义提供行之有效的具体原则和操作方法。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总结全文,总结研究成果并指出不足。本篇论文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将《新实用汉语》、《博雅汉语》和《发展汉语》三本教材中生词英文译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分析。由于编写理念不同,三本教材在生词英译方面各有其优缺点。总体而言,《博雅汉语》和《发展汉语》在生词英译方面各有其区别于其他教材的闪光点,我们应在以后的汉语教材编写过程中继续学习,继续改进。为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教材是我们不断奋斗不息的信念。
其他文献
阅读不仅是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还具有开拓人的眼界、培养读者情志、滋养学生心智等作用,阅读教学也在语文学科中占有重中之重的地位。但当前学生阅读现状却并不乐观,存在明显的碎片化、浅表化和功利化等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整本书阅读”这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高中新课标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18个任务群之首,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整本书阅读或可成为改善当前学生阅读现状的一剂良
朱利安·巴恩斯曾有多部作品入围布克奖决选,最终凭借2011年作品《终结的感觉》于同年摘得桂冠。该小说短小精悍,主人公托尼·韦伯斯特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了整个故事。小说第一部分通过托尼追溯自己的中学及大学往事,主要叙述“自我保护”意识下与艾德里安的友谊及与维罗妮卡的感情往事。第二部分以前女友母亲的一封遗信展开对记忆真相的探索,最终获得本真自我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的过程。《终结的感觉》体现了巴恩斯的价值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平台日渐完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开始随着科技的进步展现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是农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的旺盛需求和国家的政策鼓励,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成熟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促使其形成了多样化、特色化、系统化的各种模式,“互联网+”生态农业便是模式之一。山区农村受到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多数以农业作为支柱性产业,由
传统村落文化是限定于乡村社区范围内,以传统农耕文化为基础、以血缘为联结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样态。随着生产方式的革新与社会环境的改变,我国传统村落文化发生变迁,有关其传承亦受到冲击。为此,党和国家作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为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契机与启示。传统村落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是传统村落的灵魂所在,重视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便是为中华文化守护根与源。位于山西东南部的上党
费尔干纳盆地民族关系变迁与历史事实密切相关,不同时期下,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民族关系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苏联时期中亚民族国家划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费尔干纳盆地原住民族格局和关系走向,社会地位上的差别使得原住民族和外来民族产生摩擦;苏联解体后,统治时期遗留的划界问题和经济结构失衡成为费尔干纳盆地民族面临的主要问题;21世纪初,遗留问题成功解决和全球化合作视野将会为费尔干纳盆地民族合作和共同发展提供机遇。探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当今社会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传统的听说教学法需要改进来适应现今对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体演文化教学法将文化和语言知识融合入外语教学中,并强调真实语境中使用语言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自主性和能动性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进入新千年以来,全球化引发的金融危机、恐怖主义、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等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此起彼伏,引起了全球治理话题的再度兴起。全球治理的议题实质上就是选取合适有效的全球公共物品,并为此承担相应的供给成本。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治理在各个领域的“失灵”问题更加突出,全球治理依赖全球公共物品的供给,对“西方中心论”国际体系的不满和对全球治理变革的要求,都在呼吁一个有足够实力、更值得信赖的国
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不断深化,各类新型的教学法层出不穷。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针对语言教学“学用分离”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能够从根本上优化语言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学习者的产出效果。经国内外研究者们多年的探索,现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教学展开实证研究,通过对比实验探究该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具身认知是当今心理学研究的前沿热点,主张将身体作为认知主体参与到人的认知活动过程中,转变了以往仅依赖于大脑与思维的离身认知方式。具身认知认为认知是心智、身体及其与所处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聚焦于身体感受、体验及其与环境的交互,其对于教育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传统的地理教学活动由于长期受到“离身”教学观念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身体“缺位”现象,身体的认知功能被忽视。本研究以具身认知作为理论支撑
范围副词是副词中较封闭的一个分支小类,内部各成员既有共性又特点突出,用法灵活复杂且易混淆,汉语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偏误,所以近年来成为汉语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为选词依据,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汉语学习者范围副词的用例进行搜集、整理、分类、分析。最后,通过对语料的解析探索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本文将所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绪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