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中全球公共物品供给的中国实践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10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千年以来,全球化引发的金融危机、恐怖主义、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等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此起彼伏,引起了全球治理话题的再度兴起。全球治理的议题实质上就是选取合适有效的全球公共物品,并为此承担相应的供给成本。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治理在各个领域的“失灵”问题更加突出,全球治理依赖全球公共物品的供给,对“西方中心论”国际体系的不满和对全球治理变革的要求,都在呼吁一个有足够实力、更值得信赖的国家去提供必需的全球公共物品。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加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一方面,西方国家抹黑诋毁中国的和平崛起,担心中国威胁西方国家利益,制造出“中国威胁论”;同时又为全球治理的失灵推卸责任,以“金德尔伯格陷阱”理论为典型,指责中国在全球公共物品领域的“不作为”。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中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期待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提供必需的全球公共物品。中国也在全球化进程中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从全球公共物品的“搭便车者”逐步成为供给的“引领者”。因此,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引领全球公共物品的供给实践就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全球公共物品的供给影响着近代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冷战结束后,全球公共物品表现出区域化演变趋势和“俱乐部产品”的供给特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发现跟中国密切相关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在冷战后面临着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同时,由于国际社会的期待造成“中国责任”压力日渐增长,和中国历史使命自觉的提升这两个主要内外因素的驱动,中国的供给角色也从“搭便车者”转变成为“引领者”。结合中国多边外交和对外开放的发展经验,以及国内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中国作为拥有重要地缘优势的“丝绸之路”起点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中国扮演“引领者”角色供给全球公共物品实践的“突破口”。从安全与经济发展这两大公共物品供给的基本需求出发,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供给了五种涉及不同领域的重要公共物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设施、“丝路城市”网络建构、新型国际金融组织亚投行以及解决局部战争和恐怖主义的新手段。然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公共物品供给实践中仍面临“被政治化”挑战、安全稳定风险、话语体系对抗和粗放式战略缺陷这四类问题与挑战。总结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供给公共物品的实践,中国已然具备一定的区域影响,积累了处理供给实践中“破”与“立”辩证关系的经验,为全球治理拓展新空间、探索新模式、提供新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而针对供给实践中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则从讲好“丝路故事”和提高供给实践的精细化、专业化程度这两个维度去改善供给实践,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供给对经济领域的重视,提出未来中国供给全球公共物品的领域新拓展。总的来说,中国在国际局势变化的机遇和挑战中适时地转变角色定位,为世界供给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公共物品,这是中国供给全球公共物品的表率,是有思考、有策略、有步骤的实践,未来中国将沿着这条“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全球公共物品供给实践中不断深化合作、拓展新领域、贡献更多力量。
其他文献
目前中小学教育阶段中,培养及提高学习者的空间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够为学习者在接受大部分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地理等科目的教育时,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支持,因而成为众多教育研究人员的关注点和研究内容。而在众多改善空间思维能力的方式中,虚拟现实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较为优秀的培养方式。科学、合理、充分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交互性”、“沉浸性”等特点可以有效干预学习者的空间思维能
丽塔·达夫(1952-)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非裔女诗人之一,她的作品以独特的诗学理念和写作策略于1987年获得普利策诗歌奖,并于1993年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获得桂冠诗人称号的黑人作家。她以诗人的热情和女性的细腻创作了一系列关于哲学、艺术、政治等题材的诗歌。然而,历史题材从始至终贯穿在达夫的诗歌作品之中,因此她被称为“诗人中的历史学家”。达夫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特别关注非裔黑人的社会历史生活。她的诗歌记
作为一种语言技能,阅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获取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着学生专业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的广度与深度。随着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培养二十一世纪新型创新型人才需要学生具有开放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其无论是在学习还是今后的生活中,都是极其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中尝试一些新型的教学法是非常有必
乡村振兴战略是事关“三农”发展、乡村现代化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在乡村社会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精神富民”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系列重大帮扶和发展举措下,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多、生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与此同时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求与农村精神产品的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也变得愈加突出。如
阅读不仅是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还具有开拓人的眼界、培养读者情志、滋养学生心智等作用,阅读教学也在语文学科中占有重中之重的地位。但当前学生阅读现状却并不乐观,存在明显的碎片化、浅表化和功利化等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整本书阅读”这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高中新课标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18个任务群之首,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整本书阅读或可成为改善当前学生阅读现状的一剂良
朱利安·巴恩斯曾有多部作品入围布克奖决选,最终凭借2011年作品《终结的感觉》于同年摘得桂冠。该小说短小精悍,主人公托尼·韦伯斯特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了整个故事。小说第一部分通过托尼追溯自己的中学及大学往事,主要叙述“自我保护”意识下与艾德里安的友谊及与维罗妮卡的感情往事。第二部分以前女友母亲的一封遗信展开对记忆真相的探索,最终获得本真自我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的过程。《终结的感觉》体现了巴恩斯的价值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平台日渐完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开始随着科技的进步展现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是农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的旺盛需求和国家的政策鼓励,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成熟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促使其形成了多样化、特色化、系统化的各种模式,“互联网+”生态农业便是模式之一。山区农村受到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多数以农业作为支柱性产业,由
传统村落文化是限定于乡村社区范围内,以传统农耕文化为基础、以血缘为联结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样态。随着生产方式的革新与社会环境的改变,我国传统村落文化发生变迁,有关其传承亦受到冲击。为此,党和国家作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为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契机与启示。传统村落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是传统村落的灵魂所在,重视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便是为中华文化守护根与源。位于山西东南部的上党
费尔干纳盆地民族关系变迁与历史事实密切相关,不同时期下,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民族关系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苏联时期中亚民族国家划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费尔干纳盆地原住民族格局和关系走向,社会地位上的差别使得原住民族和外来民族产生摩擦;苏联解体后,统治时期遗留的划界问题和经济结构失衡成为费尔干纳盆地民族面临的主要问题;21世纪初,遗留问题成功解决和全球化合作视野将会为费尔干纳盆地民族合作和共同发展提供机遇。探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当今社会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传统的听说教学法需要改进来适应现今对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体演文化教学法将文化和语言知识融合入外语教学中,并强调真实语境中使用语言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自主性和能动性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