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新发病例与日俱增,给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而“肾移植手术”作为一种不仅能够治愈疾病,更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手段,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最佳选择。本研究以研究者在江苏省R医院肾移植病区的医务社工实习经验为依托。在实习过程当中研究者通过访谈了解到,术后3—6个月的肾移植患者在出院后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介于此,研究者对肾移植患者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了认知行为团体干预。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为主、团体干预后小组成员的访谈评估为辅,从量化与质化两个角度分析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方案对调节肾移植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效果。结果发现:相较于团体干预前,实验组在团体干预后的社会适应能力测量中,卫生保健、心理状况、家庭关系和社交状况四个维度以及总体社会适应水平的得分有明显降低,且实验组的后测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本文认为认知行为团体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卫生保健水平,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患者家庭关系和社会交往状况,从而显著提高肾移植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其具体表现为:1、在团体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进行的健康宣讲,能帮助患者了解术后常见并发症和科学的术后护理知识,避免其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的情绪;2、在榜样示范训练中帮助患者与榜样案例进行交流和比较,从而树立其正向的自我认知,提高其自信力和对未来的信心;3、在支持性干预训练中为小组成员及其家属构建真诚交流的平台,改善了组员的家庭关系;通过组员之间相互的鼓励与分享,帮助肾移植术后患者感受自我成就,发现自我价值和优势;4、运用心理剧和角色扮演的方法,让组员了解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的不足之处,学会更理想的社交技巧和方式,改善组员的社交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