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甘蓝型油菜品系根肿病抗性的分子改良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面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油菜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和现阶段为实现从低产到高产优质的第四次飞跃,提出了“三高”的育种目标,即高油、高产、高效,然而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对油菜产量危害极大的世界性土传病害,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提高,根肿病在我国油菜主产区有爆发的趋势,我国油菜产业的安全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培育抗根肿病的品种被认为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根肿病的措施,因此,利用本实验室改良培育的两个抗源材料丙409R(含CRb)和华双5R(含Pb Bn8.1)的基础上,通过回交、自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田间抗病性鉴定、近红外仪检测技术等方法,运用不同的策略开展甘蓝型油菜优良亲本、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Oug cms和Pol cms)以及三隐性核不育类型(9012A)的根肿病抗性改良工作,本课题得到如下实验结果:1.获得了一批不同回交世代的抗根肿病优良常规亲本或中间材料。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抗源CRb与优良甘蓝型油菜HY1、HY2、W3、中双11杂交并与优良亲本分别回交,在BC3F5代获得遗传稳定的纯合抗病新品系;同时与8000A、W1、W2杂交并与之分别回交,在BC3F2代获得遗传基本稳定的纯合抗病品系;将抗源Pb Bn8.1与优良甘蓝型油菜W3、中双11、丙409、浙油50、HS、LMT4杂交并回交,在BC2F1代获得一批中间抗病材料。2.获得了一批抗根肿病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利用优良常规品种中双11遗传背景的Polima和HY1、HY2、丙409、W3遗传背景的Ogura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将相同遗传背景的优良抗病品系(含CRb)中的抗病基因导入细胞质不育系中,成功培育出能够稳定遗传的纯合抗病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3.获得了一批抗根肿病的三隐性核不育系材料。将抗病基因(CRb)导入不同遗传背景材料的三隐性核不育系统中,材料包括HY1、HY2、13-5-1742、中双11、丙409、W2、W3。在BC4F2世代中没有筛选出不育株,后续提出了补救措施。以上结果旨在为油菜抗根肿病的分子育种提供材料支持,促进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微生物内分泌学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细菌和宿主激素间的相互作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是造成养猪产业严重损失的重要病原菌,引起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APP中存在YgiY/YgiX,NarQ/NarP,CpxA/CpxR,ArcB/ArcA,PhoR/PhoB五对双组份系统(TCS),仅ArcB/ArcA的功能有报道,其余T
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在柑橘的采后贮藏、运输期间引起大批量的果实腐烂,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控制该病害,需对其致病机制进行探究。研究表明,意大利青霉在侵染柑橘时,会分泌大量的酸来改变环境pH值,破坏宿主防御系统,其通过PAL信号传导途径感应外界pH值,通过信号传导,激活关键转录因子PacC,对pH环境作出响应。本文通过建立农杆菌介导意大利青霉pacC
酯化酶(Esterase)是提高白酒等发酵产品中酯香成分的主要作用因素之一。产酯化酶的微生物主要有红曲菌(Monascus spp.)、酵母菌、根霉(Rhizopus spp.)以及一些细菌,其中红曲菌产酯化酶的能力较强。本实验以山西老陈醋大曲和枝江大曲为分离材料,从中分离红曲菌,采用形态学鉴定并结合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分析及ISSR(Inter-s
卤肉制品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加工产品,牛肉也是常食用的肉制品,因其具有较重的腥膻味,对其进行腌制并以调味料和香辛料进行卤制可以很多程度上改善其风味,卤肉制品的风味关键在于在其加工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确定以及卤料调味料配方的确定。卤制过程中由于在传统卤制过程中加工工艺参数模糊,仅限于作坊式的生产加工,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颜色不均匀、加热时间过长和质量不稳定等诸多因素,阻碍了工业化的生产,且中国很多传统美食的
油菜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种植生产面积巨大。根肿病是一种对油菜生产造成极大危害的世界性土传病害,近年来在我国油菜产区蔓延迅速。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根肿病的扩散将会更加迅猛,严重威胁我国油菜产业的安全。培育并种植抗根肿病油菜品种是控制病情蔓延、稳定油菜产量、保障产业安全的最有效措施。“华双5R”是本实验室前期培育的甘蓝型油菜抗根肿病品种,其含有一个来源于芜菁ECD04的显性
豆科植物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与根瘤菌之间建立互惠共生的关系,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互作诱导根瘤器官形成。生活在根瘤中的根瘤菌可以将氮气转化为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氨,同时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生长繁殖所需要的碳源营养。豆科植物形成固氮根瘤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信号通路。过去的大量研究表明,活性氧(ROS)作为一个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抗逆和植物—微生物的互作过
水果采后病原真菌给采后造成很大损失,且病原菌已开始对常用的唑类和多稀类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因此,新型杀菌剂的研发对于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鞘脂不仅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组份,而且还作为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生命活动的调控。在病源真菌中,已证明鞘脂在菌丝形成、孢子萌发和致病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其鞘脂合成相关酶的结构与动物中同源物显著不同,因此,真菌鞘脂代谢途径已成为动物中新型抗病原真菌药剂筛选的候
乌鳢(Channa argus),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鳢科(Channidae)、鳢属(Channa),分布于我国许多河流与湖泊,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对我国乌鳢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进行评估,对于乌鳢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Illumina Hi Seq 2000测序方法对乌鳢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并采用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开发乌鳢多态性S
农用无人机作为新兴的农业设备,相比于传统植保机械有着极大的优势,是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路径规划是农用无人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可以为无人机的遥控操作提供参考路径,而且能为进一步实现无人机的自主飞行制导与控制提供依据。路径规划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农用无人机的作业质量,但是目前关于如何提高路径规划质量方面的研究相对有所欠缺。因此本文以农用无人机的全覆盖路径规划为背景,考虑不同农田环境信息
最新的研究发现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简称Ov)种子富含两种双羟基脂肪酸,分别命名为武汉和内布拉斯加脂肪酸。相比于蓖麻油,诸葛菜籽油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润滑特性,但是双羟基脂肪酸合成途径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为了对诸葛菜种子双羟基脂肪酸合成机制有更好的了解,本课题在采集诸葛菜属另外一个种心叶诸葛菜(Orychophragmus Limprichtianus,简称Ol)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