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歧义容忍度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歧义容忍度的研究起源于心理学领域,自从该概念引入到外语学习领域以来,已经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在外语学习领域的研究中,歧义容忍度被视为学习者个体差异中认知风格的一种。研究者对学习策略的研究表明,学习策略使用是否得当对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是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习者个体差异又是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个体差异中的歧义容忍度也会影响学习者的外语学习。由于目的语和母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因因这些差异而引起的不确定的现象。学习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来应对这些歧义现象,将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采用Ely的歧义容忍度调查问卷(SLATS)和Oxford的学习策略调查问卷(SILL),对陕西师范大学四个不同专业的150名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旨在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歧义容忍度的水平及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并进一步揭示歧义容忍度及学习策略使用之间的相关关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由于16名学生没有按照要求完成问卷调查,最后有效问卷收回134份。本研究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9.0对所回收的问卷产生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及相关分析。此外,本研究随机抽取部分被调查对象进行采访,旨在对定量分析所产出的数据结果进行补充解释。研究结果表明:1.参与调查的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歧义容忍度水平偏低;2.参与调查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处在中等水平,被试者的学习策略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补偿策略、认知策略、记忆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3.高歧义容忍度的学生和低歧义容忍度的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的偏好上不存在明显差异:高歧义容忍度的学生学习策略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补偿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记忆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低歧义容忍度的学生学习策略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补偿策略、认知策略、记忆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会策略。然而,研究数据表明,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高歧义容忍度的学生比低歧义容忍度的学生更多地使用学习策略。4.歧义容忍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研究结果表明歧义容忍度高的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有选择地运用学习策略。然而,低歧义容忍度的学生各项策略的使用均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且绝大多数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数据分析表明低歧义容忍度的学生在应对语言学习中的歧义现象上存在困难,在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较明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加选择地选用学习策略不但不会促进外语学习,反而会抑制或阻碍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基于本研究结果,本文对教师和学习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师生提供些许启示,以促进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教与学。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针对轿车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电泳涂膜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描述,探讨电泳漆膜缺陷形成的机理。主要从生产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等多方面对电泳车身门框斑纹缺陷
多模态话语(Multimodaldiscourse)是指超越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使用两种或者多种符号资源(语言、图像、音乐、空间、手势等)完成意义建构的社会实践。本文以英语政治漫画为研究对
生成性教学,是素质课程改革全新教育环境下,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理念。在高中音乐教学领域,声乐演唱教学占据主导地位,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音乐素质建设。因此,为保证课堂
We study global well-posedness below the energy norm of the Cauchyproblem for the Klein-Gordon equation in R^n with n≥3. By means of Bourgain's method alon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PET瓶装饮料使用塑料防盗盖替代铝盖,从而将塑料防盗盖推到了饮料包装的前台。此后,国内有实力的包装企业和饮料生产厂商纷纷引进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生使得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也越发广泛。在气象数据的收集分析中科学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帮助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文章主要是对气象数据中,数据挖掘技
数字交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和核心驱动,促进物理和虚拟空间的交通运输活动不断融合、交互作用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日前,交通运输部制定印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