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以及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短缺,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推进下,城市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多的采用PPP模式进行建设和运营。这一模式是将市场和政府的两种供给模式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按照科学合理的产权结构、治理形式、风险分担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等达成一种长期的合作模式。目前PPP模式在我国的发展体系还不太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得PPP模式既贴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又能提高项目的运行效率。因此本文的研究有着很强的现实性。文中研究的路灯工程项目采用PPP模式建设,因此本文在梳理了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全面的分析了PPP模式相比其他模式在建设行业的优势及运作流程。通过全面整理、阐述国内外关于PPP模式下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的PPP模式下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缺乏系统性。因此笔者在参考了关键成功要素、利益相关者等有关理论之后,借助统计学方法构建了一套路灯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的基本体系,在统计学、经济学、数学等学科的背景支持下,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很大的科学性。为了弥补以往的研究方法的缺陷,本文采用了更为科学、严谨的可拓层次研究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进行绩效评价。与其他研究有所区别的是:一方面,在PPP模式下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过程中利用了灰色系统理论的某些理论知识;另外一方面,为了避免出现结论以及某些指标的不确定性,因而本文的PPP模式下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采用了定量研究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论文具体以BJ路灯工程项目为例,指出BJ路灯工程项目绩效属于“中等”,验证了该模型在PPP模式下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问题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并针对BJ路灯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从大的方向提出BJ路灯工程项目绩效提升的意见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