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地表径流模拟研究——以长江流域涪陵段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KAII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GIS的技术支持下,选择长江流域涪陵段作为研究区域,并假定该研究区存在三种地表面,即:光滑地表面、实际地表面以及人工调控地表面。基于产汇流理论和SCS分布式水文模型,以研究区DEM数据、2009年的年均降雨量数据和2009年土地利用矢量数据为基础数据,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的水文分析模块,提取研究区的河网水系并划分子流域。在此数据基础上分别模拟三种不同地表面的研究区各子流域地表径流年均汇流量。再选取研究区—子流域作为案例区,分别模拟三种不同地表面下的案例区地表径流汇流时间。对上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基于流域产汇流理论和SCS分布式水文模型,采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中水文分析模块,提取研究区的水文信息,并以此模拟研究区地表径流年均汇流量和汇流时间的方法可行;  2)从三种地表面的研究区地表径流年均汇流量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地表组成情况对于地表径流年均汇流量的影响明显,随着地表组成情况越来越复杂,该地表径流年均汇流量有明显减少趋势;人工调控地表对研究区地表径流年均汇流量的作用明显,尤其是通过提高田坎高度和种植植被这两方面措施,对研究区地表径流年均汇流量的调控起到很大作用。研究区三种地表面各子流域的年均汇流量的大小关系为:光滑地表面各子流域年均汇流量>实际地表面各子流域年均汇流量>人工调控地表面各子流域年均汇流量;  3)从三种地表面的案例区地表径流汇流时间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地表组成情况对于地表径流汇流时间的影响显著,随着地表组成越来越复杂,地表径流汇流时间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人工调控地表能有效降低案例区地表径流流速,从而延长其汇流时间。案例区三种地表面的地表径流流速V及汇流时间T大小关系为:V光>V实>V光,T人>T实>T光。
其他文献
现行的课程标准指出在现阶段的课程教学中,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并依据学生自身的能力,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来切实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实施启发互动式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在我国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讲述教材内容时,教师大都采用“满
艾比湖湿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气候干旱,地势低洼。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生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课堂教学就应该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活动。  一、师生互动的基本内涵  师生互动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论这种影响和作用是在教师与某个学生身上还是在教师与某些学生之间发生,也不管是不是教学的背景中发生,
随着覆膜种植技术在新疆的推广,覆膜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新疆绿洲一种重要的农业景观,2010年,覆膜土地面积已达1.85×106hm2,占全疆耕地面积的37%左右,如此大规模的覆膜种植,势必会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基本保障。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是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促进社会不断向前进步,改变人类生活和生存条件的同时,也使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环境问题的治理和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关注并迅速成为研究热点。最初,人们只注重对环境问题的治理研究,但是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一旦
目前,数字城市建模主要有三种方式:利用三维建模软件人工建模、利用激光点云建模、利用航空立体像对建模。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如3dsMax、AutoCAD、SketchUp,进行建模属于传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