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覆膜种植技术在新疆的推广,覆膜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新疆绿洲一种重要的农业景观,2010年,覆膜土地面积已达1.85×106hm2,占全疆耕地面积的37%左右,如此大规模的覆膜种植,势必会对绿洲、全疆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选择全疆作为研究区,基于MODIS2001年至2010年共10年的植被指数数据,对全疆覆膜土地遥感信息进行提取,并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覆膜土地的光谱曲线受到膜下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变化很大,仅从光谱特性提取覆膜土地精度较低,仅在60%左右。(2)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可以很好对全疆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数据集进行去噪、重构,得到全疆一年36旬的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数据集。(3)利用覆膜土地光谱特征和NDVI时间序列,建立决策树分类模型,可以有效的提取覆膜土地遥感信息,提取精度达86.6%。(4)通过对覆膜土地空间格局分析发现:经度方向,覆膜土地主要分布在东经80°-85°地区,面积达9.48×105hm2,占覆膜土地总面积的51.03%;纬度方向,覆膜土地主要分布在北纬40°-45°区域,面积达1.38×106hm2,占覆膜土地总面积的74.37%。(5)覆膜土地地表温度低于裸地,高于植被、一般农田和水体,增温效果空间分布不均匀,白天夜晚也有所差异。(6)2001年-2010年10年间,覆膜土地面积增长幅度为5.7×105hm2,总增长率为44.26%,其中塔城地区增长幅度最大,达161.65%。(7)运用灰色分析法对影响覆膜土地面积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变化与覆膜土地面积变化关联度最大,关联度为0.9679,其次是棉花种植结构,关联度为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