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效应的新疆覆膜土地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遥感研究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覆膜种植技术在新疆的推广,覆膜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新疆绿洲一种重要的农业景观,2010年,覆膜土地面积已达1.85×106hm2,占全疆耕地面积的37%左右,如此大规模的覆膜种植,势必会对绿洲、全疆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选择全疆作为研究区,基于MODIS2001年至2010年共10年的植被指数数据,对全疆覆膜土地遥感信息进行提取,并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覆膜土地的光谱曲线受到膜下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变化很大,仅从光谱特性提取覆膜土地精度较低,仅在60%左右。(2)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可以很好对全疆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数据集进行去噪、重构,得到全疆一年36旬的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数据集。(3)利用覆膜土地光谱特征和NDVI时间序列,建立决策树分类模型,可以有效的提取覆膜土地遥感信息,提取精度达86.6%。(4)通过对覆膜土地空间格局分析发现:经度方向,覆膜土地主要分布在东经80°-85°地区,面积达9.48×105hm2,占覆膜土地总面积的51.03%;纬度方向,覆膜土地主要分布在北纬40°-45°区域,面积达1.38×106hm2,占覆膜土地总面积的74.37%。(5)覆膜土地地表温度低于裸地,高于植被、一般农田和水体,增温效果空间分布不均匀,白天夜晚也有所差异。(6)2001年-2010年10年间,覆膜土地面积增长幅度为5.7×105hm2,总增长率为44.26%,其中塔城地区增长幅度最大,达161.65%。(7)运用灰色分析法对影响覆膜土地面积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变化与覆膜土地面积变化关联度最大,关联度为0.9679,其次是棉花种植结构,关联度为0.9402。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多元文化的发展,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居民的休闲活动也不断增加,城市当中具有特色的、专业化的休闲空间得到发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学位
从地理学角度来看,信息的扩散是指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内从一个地理位置上向其他地理位置传递的过程。本研究试图分析2013年4月10日发生的“凤凰古城收费事件”在微博中的舆情扩
学位
现行的课程标准指出在现阶段的课程教学中,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并依据学生自身的能力,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来切实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实施启发互动式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在我国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讲述教材内容时,教师大都采用“满
艾比湖湿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气候干旱,地势低洼。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生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课堂教学就应该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活动。  一、师生互动的基本内涵  师生互动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论这种影响和作用是在教师与某个学生身上还是在教师与某些学生之间发生,也不管是不是教学的背景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