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前方轨道识别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轻轨等列车的行车安全变得日益重要。障碍物检测系统通过辅助驾驶员排查列车前方轨道情况,提高了列车的行车安全性。对于障碍物检测系统,高效准确地识别出列车前方轨道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列车车载前置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完成了对列车前方轨道的识别。识别过程主要分两步,首先是近距离轨道识别,然后是根据近距离轨道识别的结果得到种子点,以改进的引入方向的种子区域增长方法完成远距离轨道识别。对于近距离里轨道识别,本文采用的是现有的基于曲率映射图的轨道识别算法,并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其中,曲率映射图类似于模板匹配中的模板,不过更为细致。本文的改进主要体现在曲率映射图的创建上,在创建曲率映射图之前,建立了列车与不同曲率的理想轨道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根据相机的内参及其相对列车的位置与姿态得到图像上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理想轨道的曲率,即曲率映射图。整个过程不仅计算方便,而且得到的曲率映射图精度高。另外,本文在根据曲率映射图和输入图像的梯度图选取最匹配的理想曲率时,也作了一定的改进。对于远距离轨道识别,本文提出了基于局部梯度信息的轨道识别算法,该方法一共分四步。首先根据图像梯度,设计一个度量,衡量某一区域内的图像与实际轨道图像的相似度。然后根据近距离轨道识别的结果,得到初始的种子点(包括位置和方向)。接着在当前初始种子点的邻域内搜索一个最佳的位置和方向(相似度最高,并满足一定约束的)作为当前最佳种子点,并由当前最佳种子点延伸到下一个初始种子点。最后重复种子延伸过程,并联合左右钢轨一同进行,直到找不到满足一定约束的最佳种子点,从而完成远距离轨道的识别。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基于两条已知间距的平行线的相机外参标定算法。该方法根据曲率为0,坡度不变的直线型轨道在图像上的位置标定得到相机外参,标定过程方便快捷。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普及,人们对IT产品的可信需求越来越高,其中软件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对于软件安全的研究多数集中在软件的实现过程中,致使软件需求阶
以网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计算机应用走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各种新的应用环境、应用需求纷纷出现,在一些如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等大规模应用中,数据每天都在以极高的速度增长。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语音、视频等数据量大的多媒体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多媒体信息因其特有的形象、直观和生动等优点,使得人们对它的应用越来越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的帮助。在这一过程中,网络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入侵检测,始终是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日益增长的软硬件系统规模和系统可靠性需求对软件开发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故障注入是衡量系统容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测试手段,在系统中引入故障值或信号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崛起,条形码技术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到物流运输、仓储管理,小到手机支付、数据下载,条码技术正与我们的生活日益息息相关,而实现复
名片作为个人信息方便简洁的常用载体,使用越来越普及,而名片的大量使用也造成了其信息管理上的麻烦。大量的名片信息如果通过人工录入的方式采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很难保证名
随着知识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基于网络的教务管理系统在各大高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促进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而且也提高了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由于高校的教
云计算技术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而得到了不断的推动和发展。在云计算技术浪潮的推动之下,虚拟化技术得以驱动和不断发展。虚拟化技术使企业与用户在部署和管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视觉一直处于飞速发展之中,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和数字图像获取的廉价化,这一领域的发展尤为迅速。在计算机视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