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的确立,中国面临着愈加严峻的国外形势。尤其在多方炒作“中国威胁论”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让世界人民了解真实的中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美国凭借其在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绝对优势,长期以来主导着国际舆论的话语权。中、美两国因其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存在众多歪曲、误解甚至妖魔化中国的现象,不利于外国受众对中国的认知,也成为了中国对外传播的障碍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普及,网络媒体凭借其传播范围广泛、交互性好、强烈的感官刺激以及实时性、灵活性等独特优势,异军突起,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了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的报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有的报纸销量锐减、有的报纸倒闭、有的报纸甚至停出纸质版。在此情形下,发达国家的主流大报以母报为依托,纷纷进行数字化转型。其中,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等成为了数字化转型的佼佼者。本文选取中、美两国具有代表性的英文网络媒体:《中国日报》网站和《华盛顿邮报》网站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对比法和个案研究法,搜集大量的材料,并对其进行记录、分析和对比。本文从Alexa网站搜集了《中国日报》网站和《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流量排名、页面访问量、每日用户数和网页平均逗留时间等网站基本情况,以及用户背景、用户来源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中能够看出《中国日报》网站和《华盛顿邮报》网站之间存在的差距。除此以外,本文还以“中国南海争端”、“桑迪”飓风和北京特大暴雨等重大新闻事件为对象,从新闻语言、风格、体裁等微观方面进行对比,并分析这些报道背后的深刻内涵。通过对《中国日报》网站和《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报道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报道塑造的美国国家形象是多元的,该报网站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新闻事件进行剖析,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和借鉴。而《中国日报》网站的定位仍侧重于宣传报道,并非凭借其良好的资源与国际媒体竞争。《中国日报》网站所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高度一致,缺乏对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面临的挑战和社会上涌现出的复杂现象的深入解析,其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统一却单调。本文通过对《中国日报》网站和《华盛顿邮报》网站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分析美国大报网站塑造其国家形象的手段,找出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国家形象塑造策略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对我国对外传播的进步与发展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