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新辅助治疗是目前局部进展期胃癌标准的治疗方式之一。铂类联合氟尿嘧陡类的两药方案是目前新辅助化疗的基本方案。铂类、氟尿嘧啶类两药基础上联合多西他赛的三药方案也常用于胃癌的新辅助治疗。本研究拟比较奥沙利铂或顺铂联合替吉奥(SOX/CS)的两药方案与奥沙利铂或顺铂、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DOS/DCS)的三药方案在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间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DOS/DCS或SOX/CS方案为新辅助治疗方案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Mandard肿瘤退缩程度(tumor regression grade,TRG)分级标准对新辅助治疗后手术病理标本进行分级。主要终点指标:重度病理缓解(severe pathological response,SPR,定义为TRG 1-2)率。次要终点指标: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病理缓解(定义为TRG 1-3)率、复发转移率和不良反应。结果:115例患者符合研究标准。其中,65(56.5%)人接受SOX/CS的两药方案治疗,50(43.5%)人接受DOS/DCS的三药方案治疗。DOS/DCS组的SPR率在数值上高于SOX/CS组,两者分别为24.0%和13.9%,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尸=0.162)。DOS/DCS组与SOX/CS组的PCR率分别为6.0%与10.8%,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571)。DOS/DCS组的病理缓解率显著高于SOX/CS组(尸=0.011),分别为70.0%和46.2%。SPR患者的复发转移率较非SPR患者显著较低,两者分别为4.7%和56.4%(P=0.000)。与非病理缓解患者相比,病理缓解患者的复发转移率显著降低,两者分别为66.0%和32.3%(尸=0.000)。在中位随访时间27.9(4.9-71.2)个月内,DOS/DCS和SOX/CS组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44.0%和49.2%(P=0.577),两组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8.0%vs.4.6%),血小板减少(6.0%vs.6.2%),恶心(4.0%vs.3.1%)、呕吐(4.0%vs.3.1%),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和SOX/CS方案相比,DOS/DCS没有显著提高SPR率,但总体病理反应率更好,毒副反应可耐受。SPR的患者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非SPR的患者。DOS/DCS是目前胃癌新辅助治疗的可选方案。目的:化疗可以影响肿瘤的免疫微环境,而肿瘤微环境中免疫分子的表达和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又可以影响预后。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变化,探讨化疗对胃癌免疫微环境和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的影响,寻找与疗效和预后相关的免疫分子标志。方法:回顾性收集新辅助治疗前和手术后60例胃癌患者的配对组织标本,用多色免疫组化技术同时检测CD4、CD8、FOXP3、PD-1、PD-L1和TIM3分子标记的表达。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化疗前后免疫分子表达水平及其变化与临床特征、临床疗效及生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新辅助化疗后,CD4、CD8、PD-1、PD-L1和TIM3的中位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D-L1:尸=0.008,其他标记:P<0.001),FOXP3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P=0.120)。从个体来看,大多数患者的分子标记表达升高,但分别有8.5%,11.9%,16.9%,25.4%,22.0%和 42.4%的患者 CD4、CD8、PD-1、PD-L1、TIM3 和 FOXP3 表达下降。TIM3、PD-1、PD-L1的上调呈显著正相关(P<0.001)。病理反应好的患者基线PD-1(P=0.038)、TIM3(P=0.0053)表达水平较低。多因素分析提示化疗后CD8表达上调(HR 0.21,P=0.013)是OS良好的预测因素。连续变量分析提示基线PD-L1相对高水平表达的患者预后不佳(HR1.20,P=0.045)。化疗后CD8(HR 0.73,P=0.028)、PD-1(HR 0.76,P=0.027)、PD-L1(HR 0.67,P=0.038)相对高水平上调的患者预后好。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能显著提高PD-1、PD-L1、TIM3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和增加CD4、CD8阳性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检查点分子PD-1、PD-L1、TIM3表达上调彼此显著正相关。化疗后CD8、PD-1、PD-L1显著上调和较好的预后相关。本研究为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局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目的:新辅助化疗是局部进展期胃癌标准治疗策略之一。但是约40-50%的患者新辅助化疗治疗无效。目前尚无能有效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生物标记物。本研究希望通过分析化疗前肿瘤组织的基因全转录组情况,探索基因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寻找潜在的疗效标记物。方法:回顾性收集新辅助化疗前31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组织标本,用全转录组RNA测序进行基因表达检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用Mandard肿瘤退缩程度(tumor regression grade,TRG)进行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疗效评价,其中Mandard TRG 1-2定义为重度病理缓解(severe pathological response,SPR)。寻找不同疗效患者间肿瘤差异表达的基因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探讨基因表达和新辅助治疗疗效间的相关性。结果:31 例患者中,17(54.8%)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4 例(45.2%)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病理反应方面,SPR 患者 8 例(25.8%),非 SPR(TRG 3-5)患者23例(74.2%)。LRP2、CLDN6、CALB2、COL2A1、ASGR2、THPO、BMS1P 7个基因在SPR组的表达显著高于非SPR的患者(Padjust<0.05),而TERC在非SPR组表达显著高于SPR组(Padjust=0.03 5)。结论:胃癌新辅助化疗获得SPR和未获得SPR患者之间的基因表达存在显著差异。LRP2、CLDN6、CALB2、COL2A1、ASGR2、THPO、BMS1P8、TERC可以作为胃癌新辅助化疗潜在疗效标记物进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