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辨治慢性肾衰医案的数据挖掘及核心处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y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的临床医案进行多角度分析,总结邹燕勤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对邹老治疗慢性肾衰的核心处方进行研究,探析处方的作用机制,阐释处方的科学内涵,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实践提供积极参考和有效指导。研究方法(1)收集整理自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邹燕勤教授于江苏省中医院门诊诊治慢性肾衰的病历资料,严格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所有收集的医案,纳入150例(共456诊次)慢性肾衰病案,建立数据库。借助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病案中的四诊信息、病机、治法、处方用药规律进行多角度挖掘,最后结合吾师辨治慢性肾衰的相关论著及日常门诊的临证指导,从数据挖掘结果中提炼其辨治慢性肾衰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2)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收集邹师治疗慢性肾衰的核心处方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数据库,整合慢性肾衰相关靶点,将核心方靶点与慢性肾衰靶点取交集得到复方治病靶点,构建方剂-活性化合物-治病靶点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复方治病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筛选核心靶点。借助David数据库,对复方治病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结果(1)数据挖掘研究:①一般情况:150例慢性肾衰患者中,男性89人,占59.33%;女性61人,占40.67%,年龄跨度在17-85岁,平均年龄52岁,40-59岁的患者发病率最高,占46.50%。有原发病诊断者共计145例,占96.67%,其中原发病居首位的是糖尿病肾病,共29例,占19.33%。在慢性肾衰456诊次中,按照慢性肾脏病(CKD)分期,CKD3期占60.75%,CKD4期占 24.78%,CKD5 期占 14.47%。②四诊信息:在慢性肾衰456诊次中,出现频率在15%以上的高频临床表现为:夜尿频(30.70%)、尿沫(30.04%)、腰酸(29.82%)、乏力(25.88%)、便溏(24.34%)、寐差(23.90%)、口干(15.79%)、下肢肿(15.57%)、舌苔薄黄腻(43.64%)、舌苔薄黄(33.33%)、舌苔黄腻(26.97%)、舌边齿痕(16.89%)、脉细(85.75%)、脉弦(25.00%)。③病机情况:在456诊次中,慢性肾衰病位涉及多部,致病因素不一,高频病机依次为:湿浊瘀阻(80.70%)、脾肾气虚(66.45%)、脾气不足(20.39%)、湿浊内蕴(13.38%)、肾虚肝亢(11.18%)、气阴两虚(8.55%);病位主要在肾(94.52%)、脾(92.54%)、脉络(89.25%)、肝(17.54%);主要病理因素(或病性)为湿热(98.68%)、气虚(97.59%)、浊毒(96.71%)、瘀血(89.04%)、风阳(11.84%)、阴虚(8.55%)。④治法分布:在慢性肾衰的456诊次中,吾师皆以复合治法为主,高频治法依次为:和络清利泄浊(81.14%)、益肾补气健脾(66.45%)、补气健脾(19.74%)、清利泄浊(13.38%)、益肾平肝(11.18%)、补气养阴(8.55%)。⑤处方用药:在慢性肾衰病案的所有诊次中,出现频率在80%以上的高频用药是:续断、桑寄生、生黄芪、炒白术、丹参、茵陈、土茯苓、生蒲黄、积雪草、五灵脂、车前子、熟大黄。这些高频药物与K均值聚类分析最终所得核心方的组成药物一致,是邹燕勤教授治疗慢性肾衰最主要证型(脾肾气虚、湿浊瘀阻)的核心处方用药。在所有诊次中,最常用的三味药、五味药、七味药、九味药组合分别是:茵陈+生蒲黄+五灵脂;茵陈+土茯苓+生蒲黄+五灵脂+车前子;续断+桑寄生+茵陈+土茯苓+生蒲黄+五灵脂+车前子;续断+桑寄生+生黄芪+茵陈+土茯苓+生蒲黄+五灵脂+车前子+熟大黄。(2)网络药理学研究:治疗慢性肾衰的核心处方中166个活性成分(主要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丹参酮IIA等)作用于慢性肾衰306个靶点(主要涉及PTGS2、PTGS1、NCOA2、SCN5A、STAT3、JUN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1728个条目,细胞成分88个条目,分子功能1 1 8个条目,主要涉及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复合物、核受体活性等方面;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出177条通路,主要涉及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方面。研究结论(1)学术传承研究邹燕勤教授辨治慢性肾衰,强调肾元亏虚为发病之本,湿浊内蕴为致病之标,脾肾气虚、湿浊瘀阻为基本病机,病位主在肾、脾、脉络,兼及肝、肺、心、咽喉,脏腑同病,多部皆涉,病理因素以湿热、浊毒、瘀血为主,兼见风阳、痰热,病因复合为患,病性虚实错杂,故吾师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益肾补气健脾、和络清利泄浊为根本治法,辅以养阴、养肝、平肝、养心、清肺、利咽。治疗以核心方药为主,常随主次证候及病机变化,而灵活变化,加减用药。(2)网络药理学研究邹燕勤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的核心复方内含各类生物活性成分,具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符合中医学整体观、系统论的思想。核心方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和抗凋亡等作用,通过影响类固醇激素的反应、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复合物、核受体活性等方面,发挥生物学功能,并整体调节诸多炎症及癌症相关信号通路中的基因靶点集群,联合调控肾组织的多种损伤机制,如炎症损伤、纤维化损伤、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凋亡等,从而延缓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恶化。
其他文献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以持续性蛋白尿和肾功能进行性下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亦是引起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最常见原因。中医古籍中并无关于DKD独立病名记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因其具有长期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往往能够触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最近的临床研究表明,UC患者在确诊前几年出现抑郁的情况更加普遍,并且抑郁会加重UC疾病的进程。其原因尚不清楚,但与肠道菌群关系密切。中药黄蜀葵花作为“疮家要药”,常用于痈、疽、疗疮所致溃疡的治疗,在我科临床实践过程中,黄蜀葵花是用于治疗溃
目的:1.基于“肝郁湿热”理论辨治绝经期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理论研究。2.评价濯淋颗粒治疗绝经期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3.从微生态角度,观察绝经期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菌群和肠道菌群特征,评价濯淋颗粒对绝经期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尿液菌群、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1.临床疗效研究:120例绝经期复发性尿路感染(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rUTI)患者随
目的:针对绝经后女性这一膝骨关节炎高发人群,寻找其与天癸理论的内在联系;基于天癸理论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优势,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丰富天癸理论的临床应用及科学内涵。方法:(1)通过Cochrance系统评价对中药汤剂内服对比西药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研究,分别从不良反应、总有效率、WOMAC评分等方面进行论证。同时将筛选结果文献中的中药汤剂进行用药规律挖掘
目的:艾灸治疗肿瘤,是当代针灸临床的新课题。如何运用艾灸治疗肿瘤,以往实践多关注于肿瘤放化疗后的毒副作用,对于肿瘤瘤体影响鲜少关注。本研究将以乳腺癌为例,以临床观察艾灸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胃肠道等毒副作用为起点,通过设计实验研究艾灸对乳腺癌荷瘤小鼠肿瘤瘤体生长抑制的影响,并从肿瘤微环境和免疫调节角度探讨艾灸抑制瘤体生长的免疫调节机制,旨在进一步探索“灸治肿瘤”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
目的明确在B超引导下不同层次穴位埋线对女性腹型肥胖疗效的差异及排便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以女性腹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中医胃热湿阻型共105例,按随机对照设计方法分为深埋线组(35例,脱落2例)、浅埋线组(35例,脱落4例)和假埋线组(35例,脱落7例)。三组的埋线穴位相同,腹部取中脘、关门、天枢、带脉、关元、水道;四肢取曲池、丰隆。在B超引导下,深埋线组将线体埋置
目的观察清络痛痹方治疗阴虚络热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h17/Treg细胞失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RA的可能机制。为清络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可能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阴虚络热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清络通痹方组(治疗组,30例)及甲氨蝶呤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研究目的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出现焦虑症、抑郁症或合并焦虑状态、抑郁状态者非常多,这与患者因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均有密切关系。祖国医学中,郁责之于肝,郁证的发生与肝密切相关。故我们认为pSS以肝阴(血)不足、肝失疏泄为主要病机,提出以滋阴疏肝为治疗大法,运用一贯煎加减方治疗pSS阴虚肝郁证患者。本研究:1.在从肝论治,滋阴疏肝理论指导下运用一贯煎
目的本论文将导师赵英杰教授多年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进行研究和总结。其研究和总结的部分,主要是赵英杰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此研究以赵英杰教授的临床实践为基础,挖掘其辨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独特方法,使其能够在中医药领域里,指导后学者通过“病证结合”,利用专方贯穿疾病全过程使用。方法1.理论研究部分1.1.整理古时医学圣贤及不同朝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发病广泛、病程长、致残率高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此次研究基于循证医学理念,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医辨证分型治疗RA的临床疗效。通过分析各证型中医药参与治疗所获疗效得出的分析结果,比较中药治疗RA各证型间的疗效差异,初步得出各证型间中医药介入的获益差别,为临床更规范、有效的应用中医药治疗RA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