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滞非线性系统的控制算法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07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定位在精度上已经无法达到当前许多行业对精密定位的要求,因此超精密定位系统的研究不断的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在超精密定位系统中,通常采用基于智能材料(如压电陶瓷、磁致伸缩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等)的驱动器,然而这些智能驱动器存在固有的迟滞特性,迟滞是一种具有非平滑、多映射、记忆性的非线性,能够引起系统误差和振荡甚至造成系统不稳定,难以采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精确控制。为了消除迟滞非线性对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对迟滞进行建模,并设计有效的控制器对其实现精确控制。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针对一类由Bouc-Wen模型描述的迟滞非线性系统设计控制器。首先,讨论了Bouc-Wen模型的特性以及它的上界值,然后基于Lyapunov-like函数采用了迭代学习控制方案对其设计了控制器。该方案在经典的PD反馈控制的基础上通过迭代学习项来消除迟滞对系统的不良影响,并实现对进期望轨迹的跟踪。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2)基于神经网络的迟滞非线性系统建模并设计控制器。针对基于神经网络的一类迟滞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动态迟滞算子来扩展输入空间建立神经网络迟滞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Lyapunov-like函数的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器。并通过与传统PID控制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案加快了响应速度,并且大幅度提高了控制精度。(3)针对输出受限的迟滞非线性系统设计控制器,并与其他控制方案进行比较。针对一类含有Bouc-Wen迟滞的输出受限非线性系统设计了反步控制器。首先分析了Bouc-Wen模型的特性并得到其上界值,然后设计了对称型Barrier Lyapunov Function(BLF),并在闭环系统中保证了BLF有界,从而满足了输出受限的条件,最后利用反步法设计控制器。该方法消除了迟滞引起的振荡和超调并且使得系统输出约束在设定的范围内,同时解决了迟滞和系统输出受限两个方面的影响,提高了控制精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开放式运动控制系统的发展,以DSP为运算及控制的核心器件已经成为了运动控制器发展的主流。传统的PC机拥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界面友好、开放程度高,这些年来一直作为
物联网是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推动着信息产业的第三次发展浪潮。在物联网技术支撑下,各行各业都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形成智慧产业,如智能交通、智能农业、智能电网、
目前广域监控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与其它监控系统相比,其被控对象分布范围广,且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不同种类的被控对象需要不同的数据通信协议;当需求发生变化时,协
X射线自114年前被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以来,在医学、工业、安检、生物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X射线发生设备中,传统的工频(50Hz)X光机存在诸多缺点:体积庞大、电源效率
分析了工业视频监控系统和视频编解码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以嵌入式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为核心的嵌入式工业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针对工业视频监控
图像融合是将多个成像传感器或同一成像传感器在不同模式下获取的同一场景的图像信息加以综合,使合成的新图像能够提供比原来单幅图像更多的信息量,实现多元数据的优势互补。
无刷直流电动机是现代工业设备中重要的运动部件,保留了有刷直流电动机宽阔而平滑的优良调速性能,同时又克服了有刷直流电动机机械换向带来的一系列的缺点,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
输出调节是控制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涉及到系统的内部稳定,跟踪外部系统的参考信号和抑制外部干扰等。输出调节即伺服问题(Servomechanism Problem),目标是通过寻找控
地面运动引起的结构竖向振动的控制,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课题。其症结所在,就是因为传统隔震(振)装置必须有足够的竖向刚度和承载能力来支承上部结构的重量而导致其竖向刚度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含有大量信息数据的图像不断涌现,如何准确识别图像并利用数据中的显著部分进行检测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图像显著性检测的出现解决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