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中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zh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工作的主线。进一步发展供应链金融正是创新金融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供应链金融在风险控制技术上的创新,体现为充分利用供应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动产或权利作为担保,将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能力延伸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营销模式上的创新则体现为以中小企业为市场导向,力图弥补广泛存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我国尚处在供应链金融服务发展的初期,在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对存在的信用风险认识有限,重视不足。有效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也是未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主要阐述了供应链金融的基本理论及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供应链金融存在的主要风险,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中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表现,着重从环境、行业、供应链、企业和信用监管层面,探讨了供应链中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大量资料和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目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组织形式,以及在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信用风险,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如何控制供应链金融中银行的信用风险。  文章运用定性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探讨供应链金融中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在参考大量文献和实际案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供应链金融中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提升风险识别和判断能力;构建风险控制和预警机制;提高整体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处理能力;完善供应链金融信用监管与服务体系。
其他文献
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金融创新工具,既能够改变银行资本充足率又能够改变银行信用风险水平,并且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通过改变风险加权资产总额来改变资本充足率。从监管者的角度,银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农村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广大农村地区逐步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是我国特有的,从世界范围来看,它也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
随着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和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一些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我们将拥有该特性的产品称之为“易逝性产品”。关于该类产品的动态定价理论的应用
期刊
在当今的竞争环境中,供应链中下游客户的需求出现了新的特点,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任何企业一方面需要尽量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的降低经营成本.反映
自2015年颁布《公司债券交易与管理办法》,实行新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政策后,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在银行贷款长期成为我国企业主要外部资金来源的背景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