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30天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009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建立一个简约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以预测其30天死亡风险,辅助临床医生进行临床决策。方法:回顾性纳入并分析重症监护数据库Ⅳ(MIMIC-Ⅳ)中1258例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为30天全因死亡。纳入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n=920)和验证集(n=33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从整个训练集数据中初筛住院死亡预测因子,利用Lasso回归模型筛选最优预测因子,随后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做最终筛选,纳入最终筛选的变量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列线图的性能通过区分度和校准度来评估。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图用于对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进行评估,并对列线图进行1000次重采样以进行内部验证来评估其预测准确性,建立决策曲线分析(DCA)以确定预测的临床净获益。结果:列线图中包含的预测变量包括年龄、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计数、血尿素氮、机械通气、APSⅢ评分、SOFA评分。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训练集AUC为0.763(95%CI:0.728-0.798),在内部验证集中仍可达到0.748(95%CI:0.682-0.814)。校准图显示,预测和实际的死亡率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结论:应用该列线图模型,能较好的预测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30天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从而帮助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更优的治疗方案,降低房颤合并卒中患者的死亡率。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性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患者中的作用,明确
学位
目的筛选和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女性产后甲功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连续记录孕T1期至产后第12个月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血清25OHD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方法筛选产后甲功转归的影响因素,机器学习算法评估其特征重要性。结果在252例甲减女性中,92例出现甲功改善,94例甲减持续,66例发生甲功异常进展。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对产后甲功转归的影响因素进行特征重要
学位
背景:肌少症已被证实可用于预测肝硬化、肝癌、肝移植患者的生存预后。但目前尚缺乏肌少症预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预后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故本文旨在以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究肌少症对ACLF3月存活率的预测作用。方法:本前瞻性研究于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建立了110例ACLF患者的随访队列,随访过程中0人失访,随访的终点是患者死亡或随访时间达90天。结果:随访的110例ACLF患者中肌少症组有84
学位
目的:评价不同消融指数(ablation index,AI)引导肺静脉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设计为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非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选择2019-2020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其中A组为较高AI目标值组,前壁及顶部AI值为550,后壁及下壁AI值为400;B组为中等AI目标值组
学位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心电图额面QRS-T夹角在急性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入选2017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住院期间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286例,根据CT肺动脉造影结果(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分为急性肺栓塞组和对照组。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疑似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均于2h内完成12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心电图的一般指标,包括QT
学位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24小时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p H监测(24-hour esophageal 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impedance-PH monitoring,MII-PH)中反流后吞咽诱导的蠕动波指数(Postreflux swallow-induced peristalti
学位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其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经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类似物治疗NAFLD的疗效进行检测。为了评价FGF21类似物治疗NAFLD的疗效及安全性,对近期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研究方法和程序:我们系统地检索了主要电子数据库(截至2022年2月)以确定使用FGF21类似物治疗NAFL
学位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的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血浆D-二聚体升高对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了183名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28天和90天的生存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
学位
背景与目的:许多研究表明肝脏铁沉积是肝病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主要机制是铁沉积于肝脏引起活性氧(ROS)的产生,从而引起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活化、肝细胞的坏死和凋亡等。目前研究表明肝脏铁沉积与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病(HH)患者的肝癌发生密切相关,有少量研究报道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癌发生与肝脏铁沉积相关,但是对于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
学位
背景:炎症相关指标如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和纤维蛋白原与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有关,但目前尚不清楚哪种炎症指标的预测性能最高,也不清楚这种炎症指标的加入是否会改善基于传统变量的HCC预后模型的预测性能。目的:建立和验证包含炎症指标在内的HCC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的生存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纳入了三家三级医院的509例接受TACE作为基线治疗的HCC患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