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女性产后甲功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gyogf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和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女性产后甲功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连续记录孕T1期至产后第12个月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血清25OHD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方法筛选产后甲功转归的影响因素,机器学习算法评估其特征重要性。结果在252例甲减女性中,92例出现甲功改善,94例甲减持续,66例发生甲功异常进展。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对产后甲功转归的影响因素进行特征重要性排位,发现孕T1期TPOAb是最强的预测因子。确定最优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孕T1期TPOAb阳性、TgAb阳性和VitD适宜均为产后甲功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同时,孕T1期TPOAb和TgAb阳性是产后“甲功异常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然而,孕T1期VitD适宜是产后“甲功异常进展”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验证孕T1期TPOAb阳性、TgAb阳性和VitD适宜对产后甲功转归的上述预测作用。结论在孕T1期评估甲状腺自身抗体和VitD营养有助于预测产后甲状腺功能的转归。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在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是否存在差异,判断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否具有评估急性胰
学位
目的: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Opr F和Pcr V基因的基础上,联合DNA疫苗和PAEH/PEG DA水凝胶构建PA DNA疫苗缓释系统,为预防PA临床感染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首先,将体内转染试剂与联合DNA疫苗简单混合,使得DNA分子由伸展结构压缩为体积相对较小粒子,并包裹在其中,使DNA免受核酸酶的降解。其次,采用简单的混合方法制备了载联合DNA疫
学位
背景:利伐沙班是导致抗凝药相关主要消化道出血中风险最高的直接口服抗凝药,目前缺乏识别高危利伐沙班相关主要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预测模型。目的:建立一个用于预测服用利伐沙班患者发生主要消化道出血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总共收集了356名(178诊断为主要消化道出血)服用利伐沙班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合并症、伴随药物和实验室检验结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主要消化道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并
学位
背景和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肝脏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上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普遍流行于全世界,可与其他肝病重叠发生。目前AIH和NAFLD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没有被广泛研究。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AIH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应答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21年0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且肝脏穿刺活检诊断为AIH的患者1
学位
“双减”政策落地,作业革新也随之而来。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既实现学科要求,又兼顾个体发展需要。本文围绕“小学低年级无纸笔作业”的要求,以统编版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例,结合各种学习资源,挖掘教材特色,选取具有创新性的作业设计实例,从“读、讲、画、玩、演、编”等角度进行阐述。通过完成创新型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从而论证无纸笔作业也能实现巩固知识、形成能力、提
期刊
目的:肝纤方(GXF)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已在临床实践中用于治疗肝纤维化,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探讨肝纤方的抗纤维化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混悬液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评估肝纤方(1.58、3.15、4.73 g/k
学位
目的通过探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预测因子,构建临床预测模型,验证模型效能,并与经典模型进行诊断效能比较,以期提高早期肺癌的非侵入性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522例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SP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32例)和验证组(9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筛选出恶性SPN的独立预测因子,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将验证组资料代入模型进行验
学位
目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是一种惰性淋巴瘤,具有临床异质性,难以识别;且诊断困难,需与其他可产生单克隆IgM蛋白的疾病相鉴别,特别是边缘区淋巴瘤(MZL)。本文希望通过对WM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检查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降低漏诊、误诊。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1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18份病例,总结临床数据。使用软件SPSS 25.0进行数据分析。
学位
背景与目的:免疫抑制疗法(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IST)是对于不具备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条件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在经典免疫抑制治疗中加入造血生长因子(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HGF)的长期疗效目
学位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性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患者中的作用,明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