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替尼联合NK细胞杀伤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u52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NK细胞可协同表达某些激活和抑制受体,有利于同种异体细胞、感染细胞和恶性细胞的识别和即时裂解,但能保护健康细胞免受攻击。自然杀伤细胞成员2,D(NKG2D)起着关键的作用,NKG2D-NKG2D配体的相互作用增强了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因此,上调NKG2D和/或其配体是激活NK细胞并增强其对癌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的一种有潜力的方法。作为新型EGFR-TKI的埃克替尼,可否调节NKG2D配体的表达及其机制如何,临床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方法:  1、细胞分离培养:NK细胞从五个健康供体中分离,PBMC首先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获得,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然后根据厂家的说明书用抗CD56磁珠纯化单细胞悬浮液及进一步培养。  2、采用CCK-8评估埃克替尼的杀伤活性、采用乳酸脱氢酶评估埃克替尼对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A549细胞NKG2D配体的表达。  结果:  1、NK细胞对A549和PC9细胞均有细胞毒作用,两种细胞杀伤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2、埃克替尼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MICA/B和ULBP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3、与对照组相比,在任何有效靶比(1∶1、5∶1、20∶1)下,用埃克替尼治疗NK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率显著增加。  结论:  埃克替尼能上调A549细胞NKG2D配体的表达,增加A549细胞对NK细胞的敏感性,本研究对EGFR TKIS联合NK细胞免疫治疗在NSCLC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通过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来教学,才能教得既轻松又成功,反之,若以升学为目标而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则是失败而又困难重重的。我作为农村的一名生物学教师,更是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农村学生由于本身接触到更多实际的生物内容,如要到农田干活、饲养家畜等,所以只有注重兴趣教学才能引发他们的共鸣。那么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让课堂教学活动化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
摘 要: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普通话语音教学要重视教学整体设计、单元教学过程设计及任务书设计,通过教学设计实例重点研究普通话语音任务型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和关键环节。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模式法 普通话语音 教学设计  随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深入开展,普通话培训的教学研究日益重要。普通话水平测试使普通话的普及程度及运用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势头,对掌握标准普通话发音的需求随着社会需求日益增大,
新课改已经十几年,广大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但由于生物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同,一些教师,特别是非专业“对口”的教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下面就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关注的两个问题谈谈认识,以与同仁交流分享。  一、关注《课程标准》的研读,正确把握教材  《生物课程标准》是一个全新的关于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文件,不同于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说明学生要学好生物课重要的一点是多观察实物,多做实验,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倡启发式教学,重视能力培养。  初一生物课文叙述简练、插图多,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多,看一看、想一想、小实验动动手等小栏目很具有启发性。初一学生刚跨入中学,思想比较单纯,对生物
摘 要: 当今是信息化世界,各种教育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广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更喜欢运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生活。这使得微课传播更快捷和受欢迎,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微课的开发和研究成为热点。高职微课开发有助于教学,因此成为研究重点。  关键词: 高职微课 开发 教学运用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培养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才成为创新教育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历史创新教育必须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发展人的创新思想、开发人的创新思维为核心。创新精神、创新思想和创新思维与哲学思维紧密相连,它们之间有一条“由此达彼”的通道。  关键词: 历史教育 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方法  一、创新教育的哲学基础  1.创新的相对性与创新教育的层次性。创新是相对于守旧而
要让教育回归人本,构建“感恩”教育模式势在必行。让学生永不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育之恩;别人的帮助之恩;大自然的赐予之恩,看似简单朴素的“感恩”教育却蕴涵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情怀。  一天,我接待了一位家长,闲聊中她跟我分享了一件事:女儿过生日那天,我忙里忙外。晚上女儿毫不领情,数落着一二三,直埋怨我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对。我觉得很伤心,问她:“我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办这个生日,你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