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呼吸的空间异质性和降水影响规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websyst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呼吸已经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与野外试验相结合,对不同分层的土壤和树木周围不同距离的土壤的呼吸进行了观测,评价土壤呼吸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子。同时通过模拟降水实验,评价不同降水强度和降水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不同土壤层CO2释放量明显不同,枯枝落叶层、半分解层和壤土层呼吸是白浆土层与黄土层的4~6倍。前者的呼吸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趋势,而白浆土层与黄土层呼吸速率先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温度超过15℃后,呼吸速率反而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枯枝落叶层、半分解层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指数升高,壤土层呼吸速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中等含水量条件下(36%左右),土壤呼吸速率最大;白浆土层与黄土层呼吸速率与含水量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浅层土壤的呼吸对温度和含水量的响应要比深层土壤敏感,各层土壤呼吸贡献率会随着温度改变而发生变化,深层土壤呼吸在低温时期的贡献率要大于高温时期。   (2)土壤呼吸在水平方向上上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在以树木为中心,4.2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5~10月间各月份土壤呼吸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7%、44%、40%、55%、60%、38%;土壤呼吸变异主要与土壤温度和湿度有关,而与粗根生物量和细根生物量都没有明显的关联,土壤温度与土壤湿度共同解释土壤呼吸变异的66%,其中土壤温度贡献率约为41%,而土壤湿度贡献率约为25%;土壤呼吸与距离树木的距离成反比,随着距离的增大,呼吸速率逐渐减小。   (3)降水后土壤呼吸速率瞬间激增,然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呼吸速率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值;土壤呼吸对降水强度的响应程度与降水前的土壤湿度、呼吸速率有关,其中干旱土壤对降水的响应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大而增强,而湿润土壤对降水的响应随降水强度的增大先增强后减弱,另外,降水前呼吸速率较大的土壤对降水的响应最弱,并且降水强度的改变对其影响不明显;凋落物移除会促进土壤呼吸对降水的响应,含水量为15±2%的土壤对降水量为13mm的降水响应最强,降水后1min的呼吸速率为降水前的30.8倍。   (4)无论何种处理的土壤,脉冲式降水方式下的土壤CO2的释放量比一次性降水方式下的多;脉冲式降水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取决于土壤湿度的大小、凋落物的有无和降水的频率,当土壤比较干旱(含水量为19~25%)时,脉冲式降水促进土壤呼吸,当土壤比较湿润时,脉冲式降水会促进无凋落物土壤(土壤含水量为42±2%)的呼吸,抑制有凋落物土壤(土壤含水量为48±4%)的呼吸,并且随着降水频率的增加,有凋落物的干旱土壤(含水量为23±2%)出现呼吸速率降低的趋势。
其他文献
陶艺孕育了一个民族的文明历史,是因为文明之初陶艺直接支撑着原始生活的发展。陶文化的诞生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也是人类对不断改变审美观念需求的开始。人类的需求是多方面
随着便携式消费类电子的快速发展,电管管理在电子产品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高DC-DC转换器的效率,以延长供电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因此本文专注于升压型DC-DC转换器(Boost)的效率问题,重点讨论提高效率的方法、实现以及优化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Boost转换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讨论了Boost转换器的各种损耗源,并考虑本文设计的Boost转换器的参数,模拟了其主要损耗源,最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市场不断增大,采用CMOS工艺实现射频集成电路(RFIC)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CMOS工艺相对其他工艺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易于集成等优点。随着深亚微米
无线Ad Hoc网络是由一组静止或移动的节点组成的分布式的自组织网络,这种网络不依赖于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不受固定拓扑的结构限制,可以快速组网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
楚楚街副总裁蒙克蒙克,资深电商人,2014年加入楚楚街,负责品牌营销,签约井柏然为代言人,重塑品牌定位。曾就职于阿里巴巴集团,先后在淘宝网(阿里妈妈)、聚划算、支付宝等业务
波导多层位存储是一种新型的准三维光存储技术。将波导多层位存储与光卡存储技术相结合,我们提出波导多层光卡的概念。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波导多层光卡的模压的数据记录
加速度计是惯性测量和导航系统的主要惯性元件之一。随着微电子加工技术向惯性技术的渗透,利用体硅微机械工艺制作的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具有制作工艺简单等特点,已经受到广泛的
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存储器作为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已经引发了多次技术革命,使存储器件朝着集成度更高、存储密度更大、读写速度更快、功耗更小的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