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TSP0的新型配体CB86在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磁共振和荧光显像的初步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ingmanz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近几年来,随着全世界老年化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总数已占世界总人口的2%左右,尤其是年龄在40岁至60岁的中老年女性。虽然各种炎症介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已经有了许多研究,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侵蚀性、对称性的多关节炎,并会逐渐出现骨与关节软骨的结构破坏,严重的将会导致整个关节的畸形及功能的丧失,给个人和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治疗可以非常有效的控制症状,诱导缓解并最大程度的减少病人的关节损害[2]。因此,对于如何有效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是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后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尽管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表明巨噬细胞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理中的关键效应细胞[3,4],这是因为巨噬细胞是早期导致滑膜炎症的主要细胞因子来源[5]。因此,设计并构造一种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早期精准靶向于病灶处的巨噬细胞的显像探针,我们就可以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为接下来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易位蛋白18kDa(TSPO)是一种线粒体膜蛋白,在活化的巨噬细胞中上调。已有研究表明,TSPO蛋白在炎症区域的巨噬细胞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6,7]。因此,TSPO被认为是炎症性疾病筛查和治疗的合适生物标志物候选者[8,9]。本文通过将特异性靶向TSPO蛋白的小分子探针CB86鳌合顺磁性金属元素钆离子,以及连接荧光材料Cy5.5,分别构建了两种靶向TSPO蛋白的新型核磁共振T1增强造影剂CB86-DTPA-Gd以及荧光显像剂CB86-Cy5.5。通过对两种探针的理化性质、细胞毒性、材料稳定性、生物分布和活体显像研究,以期实现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诊断。实验方法1、用CB86连接DTPAA(二乙三胺五乙酸),接着鳌合Gd3+,连接后的产物经过纯化后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2、用CB86连接荧光染料Cy5.5,连接后的产物经过纯化后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3、向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鼠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CB86-DTPA-Gd和Gd-DTPA,行小动物活体核磁共振显像,分别采集尾静脉注射探针后10分钟、30分钟、60分钟、90分钟的右侧踝关节的磁共振图像,并测量其感兴趣区(ROI)的信噪比(SNR)。之后再通过与CB86-DTPA共注射行阻断性显像,证明CB86-DTPA-Gd对于炎症关节处的特异靶向性。4、分别将尾静脉注射CB86-DTPA-Gd的模型鼠按照不同的时间点(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进行解剖,取出主要脏器和炎症关节与正常对侧关节,准确测量重量后用浓硝酸和双氧水溶解,然后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各个组织器官中的Gd3+浓度。5、向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鼠通过尾静脉注射CB86-Cy5.5和Cy5.5,行小动物活体荧光显像,分别采集尾静脉注射探针后10分钟、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240分钟的荧光信号图像。并测量右侧关节处相同感兴趣区(ROI)的荧光强度值。之后再通过将CB86-Cy5.5与CB86共注射行阻断性显像,证明CB86-Cy5.5对于炎症关节处的特异靶向性。6、将尾静脉注射CB86-Cy5.5的模型鼠按照不同的时间点(10分钟、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240分钟)进行解剖,取出主要脏器和炎症关节与正常对侧关节,行荧光成像,并测量各个器官相同大小感兴趣区(R0I)的荧光强度值。7、向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鼠通过尾静脉注射CB86-Cy5.5,行小动物活体光热显像,分别采集尾静脉注射探针后1min、2min、3min、4min、5min的光热信号图像。实验结果1、CB86-DTPA分子量的理论计算值为759.3,经纯化后,产物的质谱值为759.03。HPLC的出峰时间为24.72min。CB86-DTPA-Gd分子量的理论计算值为916.23,经纯化后,产物的质谱值为917.16,。HPLC的出峰时间为21.45min。CB86-DTPA-Gd的纵向驰豫时间r1为11.05/mM/sec,达到了商用造影剂Gd-DTPA弛豫率的2.3倍(4.94/mM/sec)。CB86-DTPA-Gd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较好,在人血清中的稳定性略有下降。2、CB86-Cy5.5分子量的理论计算值为445.8,经纯化后,产物的质谱值为445.4。CB86-Cy5.5的最大激发波长为674nm,最大发射波长在680nm。3、在注射CB86-DTPA-Gd或Gd-DTPA之前和之后的10分钟、30分钟、60分钟和90分钟扫描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的右侧踝关节。在注射CB86-DTPA-Gd或Gd-DTPA 之前,右侧 RA 踝关节和对侧正常踝关节的 MRI 图像是暗的。在给予Gd-DTPA 后,Gd-DTPA 在短时间内非特异性地分布在双侧踝关节。右侧RA踝关节变亮,右踝关节的信噪比(SNR)有所增加。注射CB86-DTPA-Gd后,右侧踝关节信号比对侧正常踝关节更亮,右侧踝关节的SNR增加的更为明显。当与CB86-DTPA共注射时,右侧炎症踝关节的SNR与单纯注射CB86-DTPA-Gd相比明显下降。4、尾静脉注射CB86-DTPA-Gd后30分钟,模型鼠的右侧炎症踝关节处Gd3+远低于肝脏、肾脏和肺,但之后,Gd3+迅速从肝脏排出,右侧炎症踝关节处的Gd3+积累增加。在120分钟时,右侧炎症踝关节的Gd3+积累显著高于包括肝脏在内的正常组织。注射后30分钟到120分钟内,肌肉和对侧正常脚踝始终观察到较低水平的Gd3+积累。5、尾静脉注射CB86-Cy5.5的模型鼠从10分钟开始,右侧关节炎症处的信号逐渐升高,在90分钟时达到最大水平,随后逐渐降低。而单独尾静脉注射Cy5.5的模型鼠右侧关节炎症处的信号较前一组低很多,且在60分钟就达到了信号的最大值。当CB86-Cy5.5与CB86共注射时,右侧关节炎症处的信号受到明显的抑制。6、在尾静脉注射CB86-Cy5.5的最初10分钟时,肝脏处的荧光信号强度最大,肺、肾脏和炎症关节处也都能观察到较高的荧光信号。到了 90分钟,肝脏、肺和肾脏的信号已经明显减弱,炎症关节处的信号强度达到了最大值,注射后10分钟到240分钟,肌肉和对侧正常脚踝始终观察到较低水平的荧光信号强度。7、除右侧炎症踝关节温度升高外,身体其他部位没有明显的温度升高。结论本实验首次通过将CB86连接DTPA,之后鳌合Gd3+,或者CB86直接连接Cy5.5,构建了两种新型的靶向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关节处的小分子探针,通过对尾静脉注射不同探针的老鼠行核磁共振显像或者荧光显像,验证了这两种探针皆可以用于小动物活体成像,从而对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进行早期的诊断。这对我们今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机制以及早期治疗都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核受体超家族是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分为经典核受体、孤儿核受体和被领养的孤儿核受体三种类型。内分泌激素作为内源性配体,可与经典的核受体相结合,并且能够调节相应核受体的转录活性。雌激素相关受体(ERRs)是一类不依赖配体自身处于激活状态的转录因子,属于孤儿核受体亚家族中的一员,包含α、β、γ三种亚型,在许多生理进程中发挥作用。ERRs与雌激素受体(ERs)高度同源,但不被雌激素激活。后续研究发现一些合
目的:基于抑制血管生成及血管正常化为治疗目的的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自上市以来在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目前还没有较好反应贝伐珠单抗药物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寻找一种经济便捷的生物标记物用于预测贝伐珠单抗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了 2012年-2018年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共入组93名患者,其中一线治疗为贝伐珠单
水体中DOC及其同位素的研究对了解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代谢和细菌的活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关于DOC的研究方法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对DOC碳同位素的研究方法却鲜见报道。本文按照氧化难易程度选取了五种不同的化合物(咖啡因、葡萄糖、邻苯二甲酸、乙酸钾以及腐殖酸)配置DOC标准溶液。分别利用高温氧化法和湿化学氧化法测定其DOC标准溶液的含量及其δ13C值。确定高温氧化法最优的实验条件,并进行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发病机理复杂,进一步阐明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胃癌治疗分子靶点迫在眉睫。GIPC,即G蛋白信号调节体-Gα相互作用蛋白C端,在蛋白的流动、内吞作用和受体聚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GIPC1可调节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是潜在的新的肿瘤靶标。而关于GIPC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明GIPC1与胃癌之间的相关性,探究GIPC1对胃癌细胞增殖和
考虑到化石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其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大对清洁可再生替代性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自然界中储量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也是唯一可完全替代化石资源制备液体燃料、能源材料、大宗或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绿色原料。经生物炼制工艺将其转化为平台分子并进行高值化利用的技术路线已成为当前能源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乙酰丙酸(Levulinic acid,LA)就是其低成本
多肽由蛋白质分解所得,生物功能极为丰富。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以多肽作为切入点对海洋生物资源进行研究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河鲀肌肉富含蛋白质,本文以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肌肉作为原材料,以酶解液的水解度为指标,进行蛋白酶的筛选实验及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出最优酶解工艺:风味蛋白酶,55℃、pH 7、加酶量4521.96 U/g、料液比1:10(g/mL),酶解4.5
分子电子学从研究单个分子的电学性质入手,为设计开发具有应用价值的功能化分子器件提供理论基础。要实现纳米尺度下单分子电输运性质的精确测量,稳定高效的测量技术是前提。发展至今,已开发出多种高效可靠的单分子电学测量技术,例如机械可控裂结技术(Mechanically Controllable Break Junction,MCBJ)和扫描隧穿裂结技术(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
背景: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是人类第5位常见的恶性肿瘤、第2位癌症死亡病因。从上世纪70年代至2015年,广西因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人数中,肝癌构成比一直处于首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HBV感染可以引起慢性乙肝、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和肝癌。2012年全球
目的:了解广西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情况,通过对广西不同地区福寿螺的COI基因进行分析,以了解广西福寿螺种群的遗传多态性。方法:从南宁、桂林、玉林百色和崇左共计5个县区采集福寿螺样本,主要在稻田、沟渠、水塘和屋舍前后等适合福寿螺生长繁殖的环境采集样本。采用胃蛋白酶消化法检查中间宿主的幼虫感染情况并分析其感染状况。将这些幼虫经口接种大鼠(5-100条幼虫/鼠)。感染后第30天剖杀大鼠,检查其脑部病
目的:探讨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合并Sweet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这类疾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HIV阴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合并Swee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中年女性,43岁,既往有结节性红斑、G-6-P-D酶缺乏,长期予激素口服治疗病史,发热、淋巴结肿痛,伴咳嗽、咳痰、胸痛,误诊结核病1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