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当前国际竞争形势的不断加剧,技术创新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须拥有核心技术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研发投资作为创新产出的基础,是企业核心技术形成的关键。在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常态”时期,如何加大企业的研发资金投入、加速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除了企业自身内部因素会对研发投资产生影响外,宏观环境等外部因素也会影响企业的研发决策,其中外部融资环境的影响更是不可忽略。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学者开始关注金融发展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由此也引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金融发展如何影响企业的研发决策?本论文聚焦于企业的融资能力,力图证实“外部金融环境→企业融资能力→企业研发投资”这一传导路径的存在。同时,为了精准刻画三者关系,本论文将融资能力拓展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并将研发活动从异质性的角度划分为探索式和常规式,以全面挖掘外部金融环境对于企业研发投资的具体影响。在研究内容上,本文首先围绕金融发展、企业融资能力与研发投资的关系链,重新定义了金融发展、企业融资能力、常规式研发投资和探索式研发投资等相关概念,详细地对国内外金融发展与企业融资能力的经济后果进行了文献梳理,诠释了金融发展、企业融资能力与研发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采用文献梳理、演绎推理等方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资源基础理论、MM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静态权衡理论等理论基础,深入探讨了金融发展、企业融资能力对研发投资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效果;最后以2007-2017年A股样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金融发展、企业融资能力与研发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首先,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企业进行研发投资,且相对于常规式研发投资而言,金融发展对于探索式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同时金融环境具有一定的外部治理作用,表现为金融发展对于探索式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主要在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其次,融资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企业研发投资的增强,且该结论在控制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相比于常规式研发投资,融资能力对于探索式研发投资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相比于内部融资能力,外部融资能力对于探索式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再次,金融发展有利于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尤其是对外部融资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融资能力在金融发展对企业探索式研发投资的提升作用中,发挥了中介效应;且该中介效应仅在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由金融发展引致的企业研发投资的增加会带来积极的经济后果,表现为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本文的结论充实了企业研发相关研究的文献,拓展了金融环境对微观企业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同时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政策依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对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弥补了长期以来将金融发展、企业融资能力和研发投资分裂开来考察的研究范式,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金融发展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及研发创新理论。其一,理论研究方面,本文将融资能力嵌入到金融发展对于研发投资的影响开展研究,分析外部金融环境对于企业研发的作用路径,为更好的理解研发投资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增量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公司治理与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相关理论,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其二,经验证据方面,检验了金融发展、融资能力对研发投资的影响,特别是两者对企业常规式研发投资和探索式研发投资的差异影响。其三,研究视角和内容方面,基于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为背景,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不同产权性质出发,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发展、融资能力对常规式研发投资和探索式研发投资的影响,这对金融发展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同时为解决我国资本市场中企业融资、研发投资等问题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