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繁荣发展与上市公司数量的迅速增加,资本市场中交易主体的市场行为、目标日益增多且愈加复杂。近年来我国的会计丑闻不断发生,比较有名的有:"郑百文"、"银广厦"、"蓝田股份"等,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美国,财务丑闻更是令世人瞠目结舌。财务舞弊的动因、识别和治理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不但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更是动摇着投资者对整个资本市场的信心。提高财务舞弊识别与治理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障投资人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机构投资者作为普通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桥梁,也作为一种特殊的外部治理机制,由于其特殊的优势被寄予厚望。随着机构投资者力量的日益壮大,机构投资者究竟是否如政府所期望的发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我国的信息披露状况,进而有助于抑制财务舞弊?本文试图从财务舞弊的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财务舞弊的作用,以及作为外生变量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否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关系发挥作用。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并提供经验证据。本文有七个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导论。该部分从研究背景开始,探讨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指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本部分回顾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财务舞弊的动因、识别、治理相关的文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述。第三部分理论基础。本部分首先对财务舞弊、机构投资者、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了不完美市场条件下的委托代理理论、财务舞弊的三角形、利益相关者理论,从而为第四、第五部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部分研究设计。本部分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财务舞弊、金融生态环境与机构投资者持股、金融生态环境与财务舞弊、金融态环境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财务舞弊之间关系的影响提出假设,同时定义了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控制变量,并构建模型。第五部分样本实证结果分析。本部分使用Excel2010以及Stata11对样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假设得到了验证。第六部分稳健性检验。第七部分研究结论及启示。本文认为,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抑制财务舞弊;金融生态环境越好的地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金融生态环境差的地区,越容易发生财务舞弊。在金融生态环境差的地区,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财务舞弊的抑制效果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