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专家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学生的心智发展,学生不应该再是消极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而是要学会如何思维。我国近年的新课程改革正是根据这样的一些先进理论而提出的。这样的理论知识在新课改之后的教育教学中处处都能得到体现,如高中化学中的化学计算,在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对它有着一定的要求,也是近年高考中重要的考察对象。解决此类问题,是一个综合理解和应用化学概念、原理的过程,并非单纯的数学运算,还常常涉及一些常用方法及技能:如十字交叉法、差量法、极值法以及守恒法等等,而正是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技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通过这些计算题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化学概念、原理,更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守恒思维是皮亚杰教育理论中重要的衡量学生思维品质的一种思维能力,因此对高中化学计算中学生的守恒思维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团体测试、访谈及对照班教学实验的形式对上海某一重点中学的高一高二的六位化学教师进行了访谈,对高二两个理科班学生,两个文科班学生进行了团体测试及对高二两个理科班学生做对照教学实验。研究结论:1.高二的学生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的学生守恒思维能力均较弱。2.高一教师让学生接触化学计算守恒类问题均较少,没有对守恒思维做过专门的、系统的理论介绍和训练,只是在考试和练习中遇题讲题,并且题目的针对性不强,随意性很大。高二教师一般让学生接触此类题目较多,但是训练的方法就是多做一些此类的题目,然后教师讲解,效果一般都不是太好,学生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时,仍然不会做。3.对高一高二的人教版、苏教版及上海高中化学教材中化学计算部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几种版本的教材对于化学计算中常涉及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均没有系统的理论介绍或专题训练4.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根据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作为指导理论,设计了新的教案,来对学生进行训练,结果显示:用依次展示该守恒类问题的不同水平的思维过程来进行守恒思维的训练的方法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