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分离方式及第二相液滴碰撞对“壳-核”结构的作用机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x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球状偏晶合金因其自组装结构的特殊性而在汽车轴瓦材料、催化和电触头开关等领域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长期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阐明其内部结构形成机理一直是偏晶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目的是为高效制备出理想的结构材料提供理论依据。然而,球状合金的实际凝固过程往往实验条件比较苛刻,凝固过程很难原位观测,从而导致内部演化路径缺失,这极大地限制了研究者深入开展某些特殊形貌的形成机理研究。另外,在分相过程中,形核长大和调幅分解的相分离热力学过程完全不同,即相分离方式极大地影响第二相液滴的析出过程。由此推断,两种情况下的液滴在相同温度梯度场中的迁移行为也将有所不同。然而,针对这一现象,已有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关于相分离方式对温度梯度场中液滴的宏观作用机制及其对球状合金中“核”结构演化路径的影响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探究。此外,温度梯度是影响液滴迁移速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球状合金而言,其内部的温度梯度与球尺寸有关,即液滴在不同尺寸的球状合金中迁移速率不同,由此引起的形貌差异仍然没有清晰的定论。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以SCN-H2O透明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观测研究了形核和调幅分解两种相分离方式下第二相液滴分别在恒温场、单向温度场和圆形温度场中的相互作用特点及其形貌演化过程,考察了相分离方式对“壳-核”结构形成路径的影响,探究了圆形温度场中不同相分离方式下“壳-核”结构形成能力与温度梯度的关系,对比研究了Fe-58wt.%Sn粉末颗粒外部尺寸对其内部形貌多样性的作用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恒温场中探究了相分离方式对第二相液滴生长规律及形貌的影响,阐明了不同相分离方式下第二相液滴的长大机制。以透明难混溶体系SCN-H2O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冷法在SCN-70wt.%H2O和SCN-50wt.%H2O体系中分别实现了形核长大和调幅分解两种相分离过程。原位观测了不同相分离方式下第二相液滴的动力学行为,研究了两种情况下液滴的生长规律及形貌演变特点。实验发现:调幅分解过程相对较快,在短时间内析出第二相液滴,并满足长大规律:r~t;相比之下,形核过程相对缓慢,液滴长大规律主要为r~t1/2。另外,实验还利用不同激冷深度在同一体系(SCN-60wt.%H2O溶液)中分别实现了两种相分离方式,发现该体系在深过冷度下为液滴式调幅分解,这与SCN-50wt.%H2O体系中连续状调幅分解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液滴形貌方面,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两者的第二相液滴体积分数不同。(2)在单向和圆形温度梯度场中分别研究了第二相液滴的相互作用特点及形貌演化过程,揭示了温度梯度场下形核长大和调幅分解对宏观形貌的调控机理。以SCN-50wt.%H2O和SCN-70wt.%H2O体系为研究对象,实现了不同的相分离过程。在单向温度场和圆形温度场中分别探究了相分离方式对第二相液滴的相互作用及宏观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调幅分解发生时,液滴间相互作用强烈,且液滴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凝并成条带状组织,而在形核情况下液滴相互碰撞并不明显,不能形成条带状组织。在圆形温度场中,调幅分解下液滴间强相互作用使得它们能够连接成环状组织,之后环状组织不断向样品中心紧缩,从而形成“壳-核”结构。这种演化路径与早期研究者对“壳-核”结构的理解有所不同。(3)在圆形温度场中探究了不同温度梯度对第二相液滴迁移行为及形貌的影响,揭示了温度梯度与“壳-核”结构形成能力的内在联系。通过调节圆形样品周围铜模温度,建立了不同的环形温度梯度场。以SCN-50wt.%H2O和SCN-70wt.%H2O体系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温度梯度对同种相分离方式下第二相液滴迁移特点及液滴组装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梯度越高,液滴迁移运动越明显,越容易汇聚在样品中心,从而形成“壳-核”结构。在调幅分解相分离过程中,中间过程总是出现环状组织结构,最终都形成“壳-核”结构,因此,温度梯度对“壳-核”结构的形成能力作用不明显;而形核过程产生的液滴由于间距相对较大且迁移距离正比于温度梯度,即液滴在较低温度梯度情况下不容易迁移至样品中心,因此,“壳-核”结构与温度梯度有关。温度梯度越高,“壳-核”结构形成能力越强。(4)探究了不同粒径的偏晶粉末颗粒内部第二相小球的运动过程,阐明了颗粒尺寸大小对内部形貌多样性的作用规律。利用无容器落管技术制备了多尺度Fe-58wt.%Sn粉末颗粒,研究了不同尺寸下粉末颗粒中多样的组织结构形成规律,计算对比了两类尺寸(半径为200μm和400μm)的粉末颗粒内部温度场,比较了第二相小球Marangoni迁移速率和迁移过程中的液滴间碰撞强度。结果表明:在同一相对位置点,小尺寸粉末颗粒内部的温度梯度约为大颗粒的1.5倍,且液滴迁移速率更快。尽管大小颗粒穿过难混溶区的时间不同,但同尺寸小球在颗粒内部最终的相对位置与颗粒尺寸基本不相关。另外,计算结果发现,小尺寸颗粒内部的液滴碰撞强度约为大颗粒的10倍,这是导致大小粉末颗粒内部形貌差异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因其高的比刚度、比强度以及优良的抗疲劳性能等特性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风能发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层合板复合材料层间无增强相,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结构极易发生快速的分层扩展。而在冲击载荷下,层间裂纹的传播速度可能高达200–500 m/s,这显然不再是断裂静力学的研究范畴。另一方面,分层损伤严重影响复合材料结构的完整性及降低其剩余强度。虽然,准静态下和动态下裂纹
相比于传统材料力学性能检测方法,压痕法在微损检测、原位检测、跨尺度测量及试验便捷性方面具备巨大优势。由于能够更好地满足检测结果的唯一性问题,球压痕已成为压痕检测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利用球压痕识别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的核心在于识别算法的构建,而算法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则取决于对球压痕塑性变形机理的深入研究。目前,虽然众多研究者提出了各类算法用以获得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蠕变性能和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参数,但是对相
数值离散格式、湍流近似模型和计算网格是影响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精度的主要因素,其中工程上常用的数值格式和湍流模型都经过了大量的标定,因而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较为明晰且应用经验丰富。然而,由于计算网格的生成缺乏统一标准,网格质量因人而异。并且,网格分布难以做到与流态匹配,计算结果与网格的相关性较强。传统的网格无关性研究必须生成多套网格尺寸递减的网格,人力及计算资源耗费巨大。本文开展耦合流场特征的
超高温陶瓷(UHTCs)改性C/C复合材料(C/C-UHTCs)结合了UHTCs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以及C/C复合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是广泛使用的高温结构材料。然而,目前制备C/C-UHTCs复合材料的方法存在致密化效率低、UHTCs分布不均匀等缺点。化学液相汽化沉积(CLVD)是一种制备C/C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该工艺具有致密化效率高、操作简单,可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调控等优点。但目前将CLVD工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包括飞行器侧向、前向和尾向在内的全方位隐身问题亟待解决。目前,针对侧向和前向的机翼等低温部件用吸波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PMC)研究较多,吸波性能较优异,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尾向的发动机尾喷管等高温陶瓷部件的吸波型陶瓷基复合材料(CMC)需要兼顾高温下的吸波和力学性能,基于化学气相渗透(CVI)方法制备的SiCf/Si3N4复合材料是当前的候选材料之一,但其现在吸波性能只能满
小说《飞越杜鹃巢》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现实的缩影,通过对疯人院,护士长雷察德,迈克·墨菲以及其他病人的刻画,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制度对人性与自由的压迫,具有深刻的暗讽意味。小说中不乏哥特式写作手法的影子,这种哥特手法也进一步加强了小说对社会现实的批驳。从故事背景,人物塑造,情节编排到主题刻画方面阐释哥特手法在小说中的体现,指出哥特手法的运用使小说对现实的批判更加富有力量。
水下目标定位技术在海洋开发和利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声信号在水中的传播特性,使得水下声学定位仍然是水下目标定位的首选解决方案。其中,长基线/超短基线(Long Baseline/Ultra Short Baseline,LBL/USBL)组合声学定位系统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水声定位系统。本文针对如何提高水下声学定位精度的问题,对LBL/USBL组合声学定位跟踪的若干关键技术展开研究,
随着多站点、多频段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对未来战斗机的隐身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可用于改善战斗机隐身性能的宽频(8~18 GHz)、强效(电磁反射系数≤-10 d B)吸波材料是实现未来战机全方位隐身的重要途径。业界公认,吸波材料需要满足“宽”、“强”、“轻”、“薄”的要求,此外,隐身战斗机用吸波材料的服役环境要求其具有高低温协同隐身性能。想要满足上述要求,须从吸波材料的电磁波损耗机制出发,通过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和压力增大,抑郁症已成为一种流行性精神疾病,当前社会存在抑郁症高发和专业医护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情感计算领域的研究人员试图结合人工智能、心理学、生理学和认知研究,从人的音视频信息和生理信号估计抑郁状态,为临床抑郁症诊断提供一定的辅助。本文围绕音视频情感特征提取方法和抑郁症识别模型两个方面,对抑郁症自动评估进行了研究,并在听视觉情感挑战赛(AVEC2013和AVEC2014)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不断融合,孕育出一种新的制造模式—物联制造。在这种制造物联环境下,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已由传统的“黑箱操作”模式向“多维度、透明化、泛在感知”的全新模式转变,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动态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作为保证生产过程高质、高效进行的关键环节,车间调度问题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特别是如何提升车间调度的动态响应能力和实时优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