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频吸波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in_c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包括飞行器侧向、前向和尾向在内的全方位隐身问题亟待解决。目前,针对侧向和前向的机翼等低温部件用吸波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PMC)研究较多,吸波性能较优异,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尾向的发动机尾喷管等高温陶瓷部件的吸波型陶瓷基复合材料(CMC)需要兼顾高温下的吸波和力学性能,基于化学气相渗透(CVI)方法制备的SiCf/Si3N4复合材料是当前的候选材料之一,但其现在吸波性能只能满足8~18 GHz全频反射损耗小于-6.0 dB,吸波性能尚需提升。本文创新性地将介观尺度的结构设计方法同微结构设计相结合,以期实现SiCf/Si3N4在8~18GHz全频反射损耗小于-10 dB的目标,为宽频及高温吸波材料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分别采用双层阻抗匹配型、周期台阶型和三明治结构型三种结构对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进行优化,研究其材料电磁参数及几何结构参数对其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PMC对三种结构进行设计优化,明确宽频吸波复合材料的设计原则,然后设计并制备具有相应结构的SiCf/Si3N4并研究其吸波性能,揭示其吸波机理。(1)基于金属背板模型和传输线理论计算了单层和双层材料能够实现8~18 GHz电磁波有效吸收的目标介电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现有单层吸波材料难以满足介电常数的设计需求,采用双层阻抗匹配型结构可在较小厚度下实现宽频设计目标。基于现有的四种不同SiC纤维(电阻率分别为10~5Ω·cm的高阻A、86.2Ω·cm的中阻B、7.3Ω·cm的中低阻C和0.46Ω·cm的低阻D),计算和实验结果均表明采用A和C两型SiC纤维混铺作为预制体,以环氧树脂(EP)作为基体的双层阻抗匹配型C/A-SiCf/EP,其8~18 GHz频率范围反射损耗小于-10 dB。(2)基于双层阻抗匹配型吸波复合材料设计原则,制备了双层阻抗匹配型C/A-SiCf/Si3N4。通过两种SiC纤维混铺结构设计将SiCf/Si3N4在8~18 GHz的室温反射损耗从单层全频小于-2.5 dB提高到全频小于-8.0 dB;当温度升高至600℃时,双层阻抗匹配型SiCf/Si3N4平均反射损耗变化率小于3.4%,材料内部的多尺度界面引起的界面极化损耗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有效抑制电导损耗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大的程度,这种温度补偿机制使其具有温度不敏感的吸波特性。(3)通过研究几何结构参数和材料电磁参数对周期台阶型吸波复合材料宽频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明确了周期台阶型宽频吸波材料的设计原则。高度结构因子和面积结构因子均应符合近黄金分割定律,结构设计用本征材料应具有中介和中高损特征,此时通过周期结构设计可实现优异的极宽频吸波性能。厚度为5.5 mm的周期台阶型Fe/EP在2.64~40 GHz极宽频范围反射损耗小于-10 dB。实验结果表明,周期台阶结构设计可有效减小复合材料的有效电磁参数,提高材料在极宽频范围内的阻抗匹配特性,从而有效提高材料的宽频吸波性能。(4)基于周期台阶型吸波复合材料设计原则,具有中介中损特性的B-SiCf/Si3N4满足要求。所制备周期台阶型B-SiCf/Si3N4在8 GHz和18 GHz频率处的反射损耗分别为-15.3 dB和-14.8 dB,实现了电磁波在低频和高频的协同强吸收。介观尺度上周期结构单元之间的耦合作用,微米尺度上材料内部微米孔之间的多次反射,纳米尺度上SiC纤维的极化损耗和电导损耗三个尺度协同作用是实现电磁波衰减的主要方式。周期台阶型SiCf/Si3N4从室温到500℃,8 GHz和18 GHz的反射损耗小于-10 dB,周期结构设计可有效抑制材料有效介电参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程度,使得材料具有温度不敏感的吸波特性。(5)提出了三明治超材料型吸波复合材料的宽频设计原则,损耗层应为低阻相,介质层为低介低损相,并以氧化铟锡(ITO)薄膜作为损耗层、聚氯乙烯PVC为介质层,验证该结构的吸波性能。该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材料参数和几何结构参数对吸波性能的依赖程度,三明治结构优异的阻抗匹配特性可使大量电磁波进入材料内部,周期性结构设计的损耗层可增强电磁波在其周期结构边缘处的电磁耦合作用,使得材料在8~18 GHz频率范围反射损耗小于-10 dB。(6)基于三明治超材料型吸波复合材料的设计原则,选择低阻D-SiCf/Si3N4为损耗层,高阻A-SiCf/Si3N4作为介质层,制备了三明治结构型A/D-1-SiCf/Si3N4。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介观尺度上非连续损耗层的设计提高材料的阻抗匹配性,并增强其表面电流,微观尺度上低阻D-SiC纤维不同方向上的电流传导可产生大量欧姆损耗,纳米尺度上D-SiC纤维内部的SiC纳米晶的极化损耗可衰减电磁波,从而使得复合材料在8~18 GHz频率范围室温反射损耗小于-11.3 dB。当温度升高至600℃时,8~18 GHz频率范围平均反射损耗几乎不发生变化,具有温度不敏感的吸波特性。
其他文献
飞行器复杂外形绕流边界层转捩预测方法是流体力学的热点研究方向,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针对复杂外形(如翼身组合体)绕流边界层的自动、精确且鲁棒的转捩预测方法,能够为自然层流翼型、机翼和全机的减阻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分析工具,为新一代高性能飞行器的减阻设计提供必要手段。本文开展了飞行器复杂外形绕流转捩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首先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改进了双eN转捩预测方法。然后基于所发展方
输流管道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因流固耦合和工作环境联合作用会产生振动和噪声,所以其振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围绕薄壁输流管道,结合功能梯度材料的相关特性,研究了薄壁输流管道的动力特性和稳定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考虑流固耦合的输流直管和输流曲管,分别构造了区间B样条小波直管单元和小波曲管单元。将小波有限元应用于求解各种边界下输流直管和曲管的频率,以及采用Marz
随着航空航天、核电等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工程应用对各种极端载荷下的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陶瓷材料作为传统耐热材料近年来由于高温极端环境的材料需求而重新得到了广泛关注。为解决陶瓷材料与生俱来的脆性,在其中添加高强连续纤维增加其韧性这一思路得到学界认同并历经五十年的发展成为较为成熟的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Continuous fiber reinforced ceramic matrix co
块体非晶合金(Bulk Metallic Glasses,BMGs),简称为大块非晶,是由超急冷凝固在内部形成无序结构的固态合金。不同于传统金属,非晶合金常温塑性变形表现为集中在局部的剪切带生成和扩展行为。研究不同状态下剪切带行为对理解大块非晶力学性能和变形机理至关重要。剪切带行为往往受到应变率、温度以及应力状态等多种因素耦合影响,仅通过单一试验方案难以明确应变率和温度敏感性的机理。针对这一难题,
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我国众多城市掀起高污染企业整改和搬迁的热潮,遗留的旧厂址则成为棕地。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使得我国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快修复城市棕地,促进棕地资源开发再利用,已经成为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的棕地修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立法、信息管理、融资机制,评估等方面尚不成熟,特别是资金短缺已经成为棕地修复进程缓慢的主要障碍之一。选择合理、可行的融
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是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等重大航天活动的主动力,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大推力发动机结构复杂、服役环境苛刻与极端,结构动力学问题非常突出,对发动机自身、火箭的工作可靠性与安全性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发动机结构动力学问题一直是运载推进系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已成为解决发动机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学科。因此,论文紧密围绕我国在某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结构动力学
因其高的比刚度、比强度以及优良的抗疲劳性能等特性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风能发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层合板复合材料层间无增强相,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结构极易发生快速的分层扩展。而在冲击载荷下,层间裂纹的传播速度可能高达200–500 m/s,这显然不再是断裂静力学的研究范畴。另一方面,分层损伤严重影响复合材料结构的完整性及降低其剩余强度。虽然,准静态下和动态下裂纹
相比于传统材料力学性能检测方法,压痕法在微损检测、原位检测、跨尺度测量及试验便捷性方面具备巨大优势。由于能够更好地满足检测结果的唯一性问题,球压痕已成为压痕检测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利用球压痕识别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的核心在于识别算法的构建,而算法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则取决于对球压痕塑性变形机理的深入研究。目前,虽然众多研究者提出了各类算法用以获得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蠕变性能和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参数,但是对相
数值离散格式、湍流近似模型和计算网格是影响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精度的主要因素,其中工程上常用的数值格式和湍流模型都经过了大量的标定,因而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较为明晰且应用经验丰富。然而,由于计算网格的生成缺乏统一标准,网格质量因人而异。并且,网格分布难以做到与流态匹配,计算结果与网格的相关性较强。传统的网格无关性研究必须生成多套网格尺寸递减的网格,人力及计算资源耗费巨大。本文开展耦合流场特征的
超高温陶瓷(UHTCs)改性C/C复合材料(C/C-UHTCs)结合了UHTCs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以及C/C复合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是广泛使用的高温结构材料。然而,目前制备C/C-UHTCs复合材料的方法存在致密化效率低、UHTCs分布不均匀等缺点。化学液相汽化沉积(CLVD)是一种制备C/C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该工艺具有致密化效率高、操作简单,可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调控等优点。但目前将CLVD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