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网级空间构建及效率优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多局限于形式配套与形象配套层面,又囿于行政意识而封闭管理,缺乏类型、层级以及区域间的关联、互动、共享能力。相应的现行指标规范既不健全,且对于动态发展环境也缺乏适应性。学界的目光也更多地集中于定性的公平性问题,而对于定量的类型配比、层级配比、空间配比及其效率性问题的研究极少。  本文从微观数据分析入手,系统探讨了我国中部地区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模式与居民的设施满意度及使用率之间的关系,从小城镇设施使用效率的空间地理特征影响因素出发,总结中部地区小城镇公共服务行为的网络化特征,并基于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效率与设施配置及使用效率的关联性分析,模拟构建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网络层级配置空间,并对其加以解析,从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及所处阶段的视角,提出设施配置效率的优化策略。  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现状分析、理论构建、模型构建及实证检验:  在现状分析部分,首先从关联、互动、共享角度,在设施资源重组的背景下,对中部地区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方式及问题进行综合判断,基于发展水平及发展阶段的差异性特征,对设施使用率与配置标准的相关性进行识别,认为中部地区整体处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初始均匀阶段向过渡均衡阶段的转变中,城镇之间的公共服务交互变得复杂,出现双向的、跳跃中间层级的网络化流动趋势。  在理论构建部分,本文基于流动空间理论、网络城市理论,提出在具有流动空间特征的城镇体系中,因为连接性弱化了物理临近性,关系论补充了区位论,城镇体系中城市公共服务职能的等级空间分布发生了变化,规模等级较低的小城镇也可以拥有中等、甚至是高等的公共服务职能,流动空间作用下的网络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同时基于相同的理论思路,明确了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网络空间及层级的概念及内容。  在模型构建部分,因为设施配置及使用效率的差距会明显的反映到各县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效率上,故而应用 DEA方法,以湖北省为研究与采样范围,测算各县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财政支出效率,并基于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网级空间主要内生变量与财政支出效率的显著性关系,甄别得到模拟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网级空间的关键因素并进行网级空间构建,最后通过对比各县市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财政支出效率与网级空间结构特征的相关性,研判县市小城镇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水平及所处阶段,提出设施配置及使用效率优化的主要方向。  在实证检验部分,首先提出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网级空间效率的社会、政策、技术层面的优化策略;然后以湖北省宜城市为例,以模拟构建的湖北省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网级空间为依据,研判宜城市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水平、所处阶段及优化方向;最后以宜城市小城镇基本医疗设施为实例,利用数据分析判断医疗设施的配置及使用特征,一方面自下而上的验证了模拟构建的湖北省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网级空间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则根据所确定的设施优化方向,对宜城市小城镇医疗设施配置及使用效率优化提出具体策略和措施。  总的来说,本文系统地研究小城镇及小城镇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网级空间的效率问题和优化策略,提出了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网级空间效率理论,建立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网级空间模型构建方法。其意义不仅在于对小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阶段特征识别及效率优化这一领域进行了新的研究探索,更重要的是在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对于规划建设的事前预测和事后效率评价与调整提供一个新的政策思路和实用技术模型,帮助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公平性、均等性建构与可持续发展起到很好的预测评价与建设引导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进入了机动化快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城市交通领域形成“以汽车为主导”的局面,步行交通以及行人的活动空间受到极大忽视。这不仅造
学位
历史城区作为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是一种有限的、不能再生的、脆弱的资源:与此同时,历史城区也面临着重大的威胁:城市的发展、扩张、更新等等。而由于历史城区
中国的城市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同于城市一般地区的发展模式,城市中的历史街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保护与更新共同构成了其发展的主体。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作
近年来在中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城市或者中小城镇也加快了建设的步伐,大量人口的涌入使得原有的城市居住与基础生活设施不能满足多数人的需求,这样就需要兴建大量的
当代社会中,图书馆建筑往往能够体现出国家、地区、学校的科技文化水平,一些较为大型的图书馆建筑在所在地域内更是起到了地标性的作用。由于时代的观念与技术的限制,很多我
敦煌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1600多米,现存有壁画和塑像的洞窟492个,除5个分布在北区外,其他均在南区。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也大幅增长,城市的交通设施建设大多围绕着机动车交通设计,但慢行交通设施建设却没有显著增加。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城市噪音、空气污染等等
在社会发展迅猛的二十一世纪,绿色建筑思想和建筑技术不断革新使得建筑的形式不断的丰富与发展,其与自然的契合度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坡地建筑以自然的亲近性、
我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面临着极为严重的养老问题,传统的养老方式及政府“9073”计划的提出,使得居家养老成为养老的主流方式。无论是从十八大中所提到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应
庭院是建筑空间的基本组织手法之一,在现代建筑中应用较广;而办公建筑是现代建筑中快速崛起的类型之一。本文从庭院的界面、空间形态、围合与分隔、空间序列、尺度与比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