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化时代的城市步行化——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进入了机动化快速发展 时期。与此同时,城市交通领域形成“以汽车为主导”的局面,步行交通以及 行人的活动空间受到极大忽视。这不仅造成日益突出的人车矛盾,也与我国发 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相抵触。西方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城 市经过汽车大规模发展之后更加需要人性化的空间和尺度,更需要强调行走的 权利,这是人性的需求,也是城市良性发展的需要。 本文从城市的角度研究了步行化问题,就当代城市步行化特征、空间类型、 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的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论文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概述了西方城市步行化的发展历程、辨析了相 关理论,试图找寻当代城市步行化存在和发展的现实依据和价值基础;第二部 分则分析了当代城市步行化与机动交通矛盾与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当代城 市步行化的重要特征——与机动交通和谐整合,总结和归纳了步行化的空间类 型与发展趋势;最后针对我国城市步行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些适合我国的 发展策略。 通过三个主体部分的论述及分析,本文试图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当 代城市需要步行化,而步行化也离不开机动交通的支持,如果缺乏足够的机动 交通可达性,城市步行空间不可能获得持续而长久的发展,步行化建设应与机 动交通形成和谐互动的关系;第二,由于步行具有交通及公共活动的双重属性, 因此成功的步行化建设更需将交通行为与人的其他行为紧密结合,并出现了室 内化、立体化、枢纽化、网络化的趋势;第三,只有建立和发展多模式、多功 能、成规模的城市步行体系,才能适应城市发展及人民生活的需求,因此有必 要运用城市设计手段对步行化相关要素进行整合。 关键词:步行化,机动化,城市交通,城市设计,整合
其他文献
近年来,计算机生成方法作为一种崭新的建筑设计方法逐步成为cAAD研究的重要分支,其独具匠心的系统模型也必将拓展建筑学方法论。建筑设计生成方法通过对建筑元素的“自组织”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事业也倍加关注,尤其在奥运会以及各种体育赛事的积极推动下,人们对体育运动越来越重视,各类体育设施,特别是体育馆建设的投
学位
从人类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旧城更新一直伴随着所有的城市。从其诞生开始就不断经历着物质空间新旧交替的变化。当旧城市区域不能满足当下功能使用需求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城市更
5.12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受到高度的重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绵阳市应急避难场所和城市绿地的结合规划中存在许多问题,尚处于起步阶段,如标示牌的树立,城市应
学位
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与方法部分。首先确定本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了解国内外山地休闲度假区规划的发展概况,指出山地休闲度假区规划中的不足之处。阐述景
声景观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与发展的过程,现今已逐渐成熟;一系列关于声景观研究的文献、专著等发表,为声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许多研究团体的成立及国际学术
本文从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历史过渡到数字化建筑的发展历史,从中提炼出在建筑设计中数字化技术如何与建筑设计的结合与演变。从一个比较完善的数字化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分析出应用
滨水是滨水城市可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滨水区是滨水城市中最富有魅力和特色的可建设区域,为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同时也对城市带来了针对性的问题和挑战。有鉴于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