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城区作为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是一种有限的、不能再生的、脆弱的资源:与此同时,历史城区也面临着重大的威胁:城市的发展、扩张、更新等等。而由于历史城区景观的独特魅力,旅游的热潮又一次次扑面而来,这种情况下对于历史城区的保护和其保护区的划定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对于历史城区的保护和保护区划定的研究还多数集中在历史建筑、历史沿革等历史城区自身内容和构成等方面,而从较少从城市景观、景观生态学角度上进行综合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充分尊重历史和科学认识历史城区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景观视觉敏感度的分析,并论证景观视觉敏感度等级与历史保护区衔接的可能性。既达到更好的保护历史城区和更直观的受广大群众监督的目的,同时也为历史城区的发展留有充足的视觉空间。
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在对历史城区与历史保护区划定等相关内容的综述,主要有历史城区、国内外历史保护区划定的内容和划定方法等的概述内容,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综述达到对历史城区及其保护区划定有一个基础认识的目的:其次在完全尊重历史和科学、系统认识历史城区价值的前提下,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历史城区保护区划定的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并将历史城区保护区划定的影响因子主要分为三个系统:人工环境系统、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技术理论核心,即对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方法的研究。在研究景观视觉敏感度中较为普遍的相对坡度与视觉敏感度、景观相对观景者的距离与视觉敏感度、景观在视域内出现的机率与视觉敏感度、景观的醒目程度等四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学科,如建筑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内容,同时针对历史城区这一人文景观为主的区域,提出它所适合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方法,其对课题后期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另外,对在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过程中很主要的技术,即信息叠加技术进行了详细、有层次、有逻辑的总结和研究,分析和研究了叠加技术的起源,以及随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GIS技术的原理方法和优势。为本论文构筑了坚实的理论及技术基础,也为后面的实证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以桂林靖江王城为例,对研究区域进行详细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并论证了景观视觉敏感度等级与历史保护区可进行较好的衔接,最后将景观视觉敏感度与历史城区保护区合并为:历史城区绝对保护区,即景观视觉Ⅰ、Ⅱ级敏感区;历史城区建设控制区,即景观视觉ⅠⅡ级敏感区;历史城区环境协调区,即景观视觉Ⅳ级敏感区。并针对不同的保护区和敏感区,在景观保护、规划与建设管理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为历史城区保护区的划定在景观视觉敏感度理论与历史城区保护相结合的实践中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