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视觉敏感度的历史城区保护区划定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d411525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城区作为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是一种有限的、不能再生的、脆弱的资源:与此同时,历史城区也面临着重大的威胁:城市的发展、扩张、更新等等。而由于历史城区景观的独特魅力,旅游的热潮又一次次扑面而来,这种情况下对于历史城区的保护和其保护区的划定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对于历史城区的保护和保护区划定的研究还多数集中在历史建筑、历史沿革等历史城区自身内容和构成等方面,而从较少从城市景观、景观生态学角度上进行综合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充分尊重历史和科学认识历史城区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景观视觉敏感度的分析,并论证景观视觉敏感度等级与历史保护区衔接的可能性。既达到更好的保护历史城区和更直观的受广大群众监督的目的,同时也为历史城区的发展留有充足的视觉空间。   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在对历史城区与历史保护区划定等相关内容的综述,主要有历史城区、国内外历史保护区划定的内容和划定方法等的概述内容,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综述达到对历史城区及其保护区划定有一个基础认识的目的:其次在完全尊重历史和科学、系统认识历史城区价值的前提下,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历史城区保护区划定的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并将历史城区保护区划定的影响因子主要分为三个系统:人工环境系统、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技术理论核心,即对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方法的研究。在研究景观视觉敏感度中较为普遍的相对坡度与视觉敏感度、景观相对观景者的距离与视觉敏感度、景观在视域内出现的机率与视觉敏感度、景观的醒目程度等四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学科,如建筑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内容,同时针对历史城区这一人文景观为主的区域,提出它所适合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方法,其对课题后期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另外,对在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过程中很主要的技术,即信息叠加技术进行了详细、有层次、有逻辑的总结和研究,分析和研究了叠加技术的起源,以及随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GIS技术的原理方法和优势。为本论文构筑了坚实的理论及技术基础,也为后面的实证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以桂林靖江王城为例,对研究区域进行详细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并论证了景观视觉敏感度等级与历史保护区可进行较好的衔接,最后将景观视觉敏感度与历史城区保护区合并为:历史城区绝对保护区,即景观视觉Ⅰ、Ⅱ级敏感区;历史城区建设控制区,即景观视觉ⅠⅡ级敏感区;历史城区环境协调区,即景观视觉Ⅳ级敏感区。并针对不同的保护区和敏感区,在景观保护、规划与建设管理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为历史城区保护区的划定在景观视觉敏感度理论与历史城区保护相结合的实践中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事业也倍加关注,尤其在奥运会以及各种体育赛事的积极推动下,人们对体育运动越来越重视,各类体育设施,特别是体育馆建设的投
学位
从人类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旧城更新一直伴随着所有的城市。从其诞生开始就不断经历着物质空间新旧交替的变化。当旧城市区域不能满足当下功能使用需求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城市更
5.12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受到高度的重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绵阳市应急避难场所和城市绿地的结合规划中存在许多问题,尚处于起步阶段,如标示牌的树立,城市应
学位
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与方法部分。首先确定本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了解国内外山地休闲度假区规划的发展概况,指出山地休闲度假区规划中的不足之处。阐述景
声景观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与发展的过程,现今已逐渐成熟;一系列关于声景观研究的文献、专著等发表,为声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许多研究团体的成立及国际学术
本文从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历史过渡到数字化建筑的发展历史,从中提炼出在建筑设计中数字化技术如何与建筑设计的结合与演变。从一个比较完善的数字化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分析出应用
滨水是滨水城市可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滨水区是滨水城市中最富有魅力和特色的可建设区域,为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同时也对城市带来了针对性的问题和挑战。有鉴于现阶段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进入了机动化快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城市交通领域形成“以汽车为主导”的局面,步行交通以及行人的活动空间受到极大忽视。这不仅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