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暴露治疗对强迫症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uida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有初步研究提示虚拟现实暴露治疗对缓解强迫症状有效,但仍需要更多研究来证明其有效性。此外,大量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存在的认知功能障碍,但缺乏虚拟现实暴露治疗对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故研究旨在评估虚拟现实暴露治疗对强迫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安全性和依从性,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研究来为VRET对OCD的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2月在深圳市康宁医院焦虑障碍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强迫症患者共50例,其中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试验组接受虚拟现实暴露治疗联合舍曲林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舍曲林药物治疗,观察5周。收集两组患者的心理测验量表数据,包括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完成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估成套测验(Measurement and Treatment Research to Improve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MATRICS),MCCB),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安全性,Frankl依从性量表(Frankl compliance scale,FCS)进行依从性评估。结果(1)虚拟现实暴露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民族、婚姻状态、家族史、工作状况、文化程度、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强迫症认知功能与强迫症状、焦虑及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3)两组患者MCCB评分、Y-BOCS、HAMA、HAMD-24评分在基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中处理速度、工作记忆、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视觉记忆和学习、社会认知及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评分与基线相比均有升高。治疗后两组患者Y-BOCS评分与基线比较均显著降低,试验组Y-BOCS平均减分率为(55.52±13.38)%,平均减分值为(15.14±5.21),对照组Y-BOCS平均减分率为(39.83±12.28)%,平均减分值为(10.22±4.71),两组Y-BOCS平均减分率与减分值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4.06,P<0.001;t=3.30,P=0.002)。(4)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48%(19/21),治愈率为14.29%(3/2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3.91%(17/23),治愈率为0,两组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4,P=0.30;χ2=1.636,P=0.20)。试验组HAMA平均减分率为(66.43±21.93)%,平均减分值为(10.33±6.23),对照组HAMA平均减分率为(66.09±11.91)%,平均减分值为(9.13±3.22),两组HAMA平均减分率与减分值比较存在无统计学差异(t=0.07,P=0.95;t=0.82,P=0.42)。试验组HAMD-24平均减分率为(62.14±25.11)%,平均减分值为(11.71±6.85),对照组HAMD-24平均减分率为(58.43±9.70)%,平均减分值为(9.74±3.72),两组HAMD-24平均减分率与减分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64,P=0.53;t=1.17,P=0.25)。(5)两组不良出现反应的患者例数无统计学差异(χ~2=0.730,P=0.39)。两组脱落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χ2=0.189,P=0.66)。结论虚拟现实暴露治疗联合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显著性优于单纯舍曲林治疗,并且在降低患者强迫症强度方面明显更有效,故虚拟现实暴露治疗对强迫症有显著性疗效,也能显著改善其认知功能。
其他文献
现实中很多领域如复杂设备的装拆、外科手术的实施等等都需要多人配合操作完成。因此,其相应的虚拟现实训练或指引系统也必然需要支持“多人协同操作”这一特性。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异地多人协同操作(简称多人协同,下同)奠定了基础,也涌现了众多的在同一虚拟空间内能实现多人协作或交互的虚拟现实系统。但是,这些多人协同的虚拟现实系统对虚拟替身动作的还原度不足,协同操作感不强,无法达到协同装配、远程教学对多人协同
教师教育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化培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因其忽略了教师个体在教师成长中的主体作用,给教师终身发展带来了隐忧。教师个体化成长一直是教师成长的本然状态和重要范畴,教师个体化成长与教师社会化成长应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教师终身发展的整体路径。通过对个体、个体化、教师成长等上位概念的梳理和辨析发现,教师个体化成长被忽略与教师个体的被遮蔽,对教师个体化的误读相关。教师个体化成长
青年教师是一所学校的中坚力量,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构建成长共同体是引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当代青年教师的学习特点与成长需要,结合学校的管理实践,阐述了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构建的源起、实践及成效。
<正>随着大都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国各地新建校如同雨后春笋,一批批年轻人带着孩子涌向都市,一批批青年教师成为教育的生力军。他们如何才能胜任家长的期待,如何才能真正和孩子一起步伐坚定地往前走?回忆与学校一起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我总是感慨:这批年轻人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优质的师资是学校迅速成长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之间的交流模式也发生了改变,这些都为高职校园的学生管理带来了难度。新技术的运用,产生了海量数据,大数据时代下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也必然进行改变和创新。一、树立全面管理理念大数据时代,信息获取变得轻松、便捷,信息真伪却变得更加难辨。
期刊
从碳中和视角出发,考虑农地利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固”与“排”的平衡,运用Super—SBM模型测算2005—2019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农地利用效率,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及动态演进趋势,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模型)探讨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时空异质性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中国农地利用效率上升至相对有效水平,其中西南地区最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陷入“内卷化”陷阱,各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脑卒中患者的术后康复不仅需要患者被动的康复活动,更需要提高中枢神经紧张度、活跃各系统器官生理功能的主动运动以提高受损脑细胞的可塑性,达到最终提高患者运动功能能力的目的。传统的康复方法和康复设备都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而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和虚拟现实(Virtua
化学分析是师范院校化学和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基础上,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分析教学团队依托学院的教学资源、学科建设平台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考核、课程思政等角度出发,形成“多元化教研融合”的教育模式,建设培养高师创新人才的化学分析课程体系,逐步形成特色突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国内外元宇宙发展热潮,虚拟现实技术的需求领域逐渐扩大,并涉猎到心理学方面。心理健康成为当今大众十分关心的热门问题,伴随社会发展迅速,高楼层叠,娱乐设施的丰裕创新,城市中一部分人对高度的恐惧表露出来,高层建筑设施越多,这种恐惧感会愈发强烈。据国内外的实验证明,虚拟现实场景用于治疗恐高症已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实验探究,治疗效果显著,但通过对治疗场景的分析发现大多数场景过于写实,风格单一,缺乏情感化设计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关于政治安全的极端重要的战略性工作,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面对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以思想武装为首要任务,建强专项工作队伍;以落实责任制为重要手段,完善部门联动机制;以创新内容为主要方向,提高整体培养实效。通过扎实有效的举措确保高等院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有新气象和新作为,使得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建设全面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