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工作有:(1)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不同基体粒径和增强颗粒的SiC/Al材料,对粉末冶金工艺进行了探索。(2)分析基体尺寸和增强颗粒粒径变化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3)建立有限元模型,讨论增强颗粒分布、颗粒形状和颗粒尺寸效应对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本文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粒径分别为75微米、36微米、18微米的纯铝粉制备两种不同增强颗粒的复合材料。探索了粉末冶金制备SiC/Al的工艺,指出烧结工艺宜采用分段烧结模式,烧结温度宜在600~630℃。通过金相显微镜分析材料的微观组织,发现基体粒径越小,增强颗粒在基体中越容易分散;大颗粒的增强颗粒可均匀的分散在基体中,并对基体进行有效的细化。   2)利用拉伸试验、压缩试验研究了基体和增强颗粒尺寸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小粒径增强颗粒,采用小粒径的基体可以有效的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大粒径增强颗粒,采用小粒径的基体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但塑性性能提高有限。通过断口分析发现,材料的破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基体孔洞、形核、生长聚集引发的塑性破坏;二是沿着增强颗粒和基体的界面脱黏和断裂;三是增强颗粒脆性断裂。   3)用ABAQUS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增强颗粒分布和颗粒形状对材料内部应力的影响,采用绕增强相颗粒周围变形强烈不均匀导致的局部硬化的模型,解释了增强颗粒的尺寸效应。
其他文献
为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化石能源逐渐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矛盾,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由于具有清洁环保、安全可靠、投资小、占地少等优点,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大力发展和应用。随着DG渗透率的提高,其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已不应忽视。目前,传统配电网的调压手段主要是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控制变电站二次侧电压,并配合静电电容器就地补偿无功功率。然而传统调压手段有其局限性,当
期刊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配电网得到了长足发展,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同时,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电网作为服务用户的
电力系统频率性能是电力系统主要评价指标之一,维持系统频率稳定对用户端和发电端设备具有重要意义。正常运行时电力系统的频率应保持在50±0.2Hz范围内,电网频率若超出该范
期刊
物体三维形貌测量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门学科,测量方法朝着高精度,快速,无损的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硬件和摄像设备的迅速发展,机器视觉测量技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方法,成为
当前电网中源、荷特性日趋多样且呈现强不确定性,使集中式发电调度与控制方式逐渐面临挑战,依靠频率信号的集中式发电调度方式在决策效率、信道延迟以及频率信号的非同步性方面均出现问题,电网的集中式发电调度与控制手段需要做出改变,“分布自治与全局统筹”成为电网调度理论的一种发展方向。近来,随着相角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种基于PMU就地量测信息的同步发电机转子角度控制技术被提出并实现。这种控制方法利用GPS所
期刊
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准确地评估材料和结构的承载能力总是头等重要的。然而目前实际工程中普遍使用的损伤容限耐久性设计是建立在二维断裂理论框架之上的,因而无法根据试验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