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PFD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及认知行为干预的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love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isorders,PFD)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探讨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女性PFD患者的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方案,应用于PFD患者,评价其疗效,为女性PFD患者的心理社会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为两部分。研究一,从2019年4月~2019年5月新疆阿拉尔和石河子两个地区参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筛查的参与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其中PFD患者109人设为PFD组,非PFD患者109人设为对照组,行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表(PFDI-2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艾森克个性测验(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量表(SSRS)、生活事件量表(LES)测量,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在各量表得分上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FD组患者各因素间的相关性,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FD的影响因素。研究二,于2019年8月~2019年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用掷硬币法从前来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PFD患者中随机选取60人,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前行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EPQ、LES、PFDI-20、HAMD、HAMA、SSRS、SCSQ评估,干预四周后再行PFDI-20、HAMD、HAMA、SSRS、SCSQ评估。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各量表得分的组间差异,用配对t检验或非参数配对检验(Wilcoxon检验)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组内干预前后的差异,评价认知行为干预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结果第一部分:(1)PFD组和对照组在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文化程度、产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PFD组PFDI-20总分(Z=-8.231,P<0.001)及三个分量表POPDI-6(Z=-4.401,P<0.001)、CRADI-8(Z=-3.467,P=0.001)、UDI-6(Z=-10.478,P<0.001)得分均高于对照组。(3)PFD组HAMD总分(Z=-3.093,P=0.002)、HAMA总分(Z=-2.918,P=0.004)均高于对照组,PFD组抑郁程度(Z=-3.195,P=0.001)、焦虑程度(Z=-3.360,P=0.001)均比对照组严重。(4)PFD组消极应对得分(t=-2.901,P=0.004)、神经质得分(Z=-2.017,P=0.044)、负性生活事件分高于对照组(Z=-2.018,P=0.044)。(5)PFD组社会支持总分(t=-2.286,P=0.023)、主观支持因子得分(Z=-2.012,P=0.044)、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得分(Z=-3.442,P=0.001)均低于对照组。(6)PFDI-20得分与HAMA、神经质得分呈正相关;HAMD得分与HAMA、消极应对、神经质、负性生活事件得分呈正相关;HAMA得分与消极应对、神经质呈正相关;消极应对得分与神经质得分呈正相关;神经质得分与负性生活事件得分呈正相关。(7)HAMD(OR=2.150,95%CI=1.044~4.428)、HAMA(OR=2.085,95%CI=1.101~3.948)、消极应对(OR=1.830,95%CI=1.016~3.295)是PFD的危险因素,SSRS(OR=0.472,95%CI=0.247~0.901)是PFD的保护因素。第二部分:(1)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年龄、BMI、文化程度、EPQ和LES量表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PFDI-20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PFDI-20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t=7.575,P<0.001;Z=5.101,P<0.001);且干预组PFDI-20得分小于对照组(Z=-2.961,P=0.003)。(4)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HAMD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HAMD得分较干预前降低(t=5.385,P<0.001);且小于对照组(Z=-3.016,P=0.003)。(5)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HAM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HAMA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t=10.317,P<0.001;t=4.569,P<0.001),且干预组HAMA得分小于对照组(Z=-4.422,P<0.001)。(6)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SSR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SRS总分(t=-3.839,P<0.001)、主观支持因子得分(t=-3.813,P<0.001)、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得分(t=-2.400,P=0.023)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SSRS总分(t=2.208,P=0.031)、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得分(Z=-2.354,P=0.019)大于对照组。(7)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SCSQ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积极应对得分大于干预前(t=-5.089,P<0.001)、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干预前(t=3.419,P=0.002);且干预组积极应对得分大于对照组(t=2.100,P=0.040)、消极应对得分小于对照组(t=-2.123,P=0.038)。结论1.PFD患者相比较普通人群,盆底症状明显,其心理社会因素具有一定特点,PFD患者存在一定的抑郁、焦虑情绪,性格具有神经质特征,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较多、社会支持较差,遭遇较多负性生活事件。PFD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之间及其与PFD的症状之间有一定相关性。抑郁、焦虑、消极的应对方式是PFD的危险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是PFD的保护因素。2.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改善PFD患者的盆底症状,提高PFD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PFD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PFD患者的社会支持以及增加对支持的主观感受和利用;使患者对事件的应对方式偏向于积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胃癌肿瘤微环境中M2型巨噬细胞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介导肿瘤细胞干性在胃癌演进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CIBERSORT对TCGA中胃癌数据进行筛选并分析肿瘤微环境中各免疫细胞的分布特征;应用多重荧光免疫组化(m IHC)标记并验证关键免疫细胞在胃癌进展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干性标记物(CD44,ALDH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胃癌浸润、转移及预
目的:1.研究不同年龄阶段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恶变率。2.研究子宫内膜息肉及围绝经期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患者,术后标本送病检,术后病理结果诊断为EPs的患者1132例。根据患者年龄、绝经状态分为<40岁组336例、围绝经期组488例、绝经组30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探讨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2018年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连续收治的发病4.5小时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人。在阿替普酶静脉治疗前及静脉溶栓后72h内对患者进行评分评估,依据是否出现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暴力风险等级和有无暴力行为中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特点,并分析P300在预警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评价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8月就诊于石河子市绿洲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后3天内完成听觉P300的检测,并对其进行为期3天的暴力风险评估同时记录患者一周内暴力行为发生的情况,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评估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低风险组、中风险组和高
目的: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Cd LS)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目前研究表明NIPBL基因是其主要的致病基因。NIPBL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其骨骼发育异常。因此,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学实验,探究NIPBL基因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Cd LS的发病机制以及新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第三代c57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实验。构建3种携带
目的:在这项研究中,对GEO数据库中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芯片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大规模筛选SCLC差异表达基因及探索相关分子机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验证核心基因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评估其在SCLC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基于GEO数据库中GSE40275、GS1037、GS44447的SCLC芯片数据,使用R软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RIRI)模型的构建,探究低氧预适应(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联合远隔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在大鼠RIRI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本研究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
目的:探讨肾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中,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 GPER)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产生的影响,及有关机制。方法:(1)选择SPF级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2只,首先将全部雌性SD大鼠禁食水八小时后麻醉,手术摘除两侧卵巢(ovariectomiz
目的:通过研究行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术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的骨痛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从而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20年10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甲状腺外科行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术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64例患者。严格采集患者相关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基本信息(身高、年龄、体重、性别、是否饮酒、是否吸烟、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目的:选择性调控钙敏感受体-紧密连接蛋白14(Calcium sensitive receptor-Tight junction protein 14,Ca SR-Claudin-14)通路。初步探讨该通路在大鼠草酸钙肾结石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0只健康的Wistar雄性大鼠,先饲养一周使大鼠适应周围环境。之后按随机法,将全部大鼠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NC组,0.9%的氯化钠2ml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