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研究行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术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的骨痛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从而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20年10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甲状腺外科行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术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64例患者。严格采集患者相关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基本信息(身高、年龄、体重、性别、是否饮酒、是否吸烟、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行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术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的骨痛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从而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20年10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甲状腺外科行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术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64例患者。严格采集患者相关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基本信息(身高、年龄、体重、性别、是否饮酒、是否吸烟、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2)血清中的指标:患者符合全甲状旁腺切除加前臂移植的要求,在患者服药前与服药3年后以及围手术期各时间点收集患者的血清指标(血清中钙含量、血清中磷含量、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及术后甲状旁腺的病理类型。(3)服药前、服药3年后,术前、术后3天、术后8周、术后12周时间点患者疼痛VAS评分。总结探讨影响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术对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患者骨痛的疗效。结果:经过收集统计后,64例患者平均年龄(51±10)岁,其中男女患者各32例;对患者药物治疗时,服药前、服药3年后血清中磷含量、血清中钙含量、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骨痛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其结果表明服药前、服药3年后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收集到患者术前、术后3天、术后8周、术后12周骨痛评分量表分析,术后骨痛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后骨痛症状明显减低;对比患者术前,术后3天、术后8周、术后12周的血清中磷含量、血清中钙含量、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都降低(P<0.05);对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血清中钙含量、血清中磷含量在术前、术后3天、术后8周、术后12周时分析其与骨痛的相关性,甲状旁腺激素、血清中钙含量、碱性磷酸酶、血清中磷含量、病理类型可能影响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骨痛疗效,而吸烟、饮酒、性别、体重等对术后骨痛疗效无意义。本研究中,一次性手术成功者62例(96.90%),有2例(3.10%)患者实施2次手术。有4例(6.2%)患者出现一过性喉返神经损伤表现,其中2例(3.10%)声音嘶哑,另2例(3.10%)饮水呛咳,未经特殊处理患者病情自行好转。有48例(76.20%)患者出现术后低钙血症表现,经积极给予补钙后病情得到控制。有2例(3.10%)术后持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患者中无切口感染、窒息、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例发生。结论:1)对于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术会显著改善患者骨痛症状。2)病理类型不同患者骨痛疗效有差异,结节型患者的术后骨痛缓解程度优于弥散型。3)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血清中钙含量、血清中磷含量可能影响术后骨痛疗效,而吸烟、饮酒、性别等对术后骨痛疗效无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在循证医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探讨新疆兵团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影响因素,特别是人为可控因素。方法1.Meta分析通过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200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研究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Newcastle-O
目的:采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成像技术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1]是否存在区域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灌注异常,并进一步探讨异常r CBF脑区与PCL-5量表[2]评分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8月
目的:探讨胃癌肿瘤微环境中M2型巨噬细胞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介导肿瘤细胞干性在胃癌演进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CIBERSORT对TCGA中胃癌数据进行筛选并分析肿瘤微环境中各免疫细胞的分布特征;应用多重荧光免疫组化(m IHC)标记并验证关键免疫细胞在胃癌进展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干性标记物(CD44,ALDH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胃癌浸润、转移及预
目的:1.研究不同年龄阶段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恶变率。2.研究子宫内膜息肉及围绝经期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患者,术后标本送病检,术后病理结果诊断为EPs的患者1132例。根据患者年龄、绝经状态分为<40岁组336例、围绝经期组488例、绝经组30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探讨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2018年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连续收治的发病4.5小时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人。在阿替普酶静脉治疗前及静脉溶栓后72h内对患者进行评分评估,依据是否出现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暴力风险等级和有无暴力行为中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特点,并分析P300在预警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评价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8月就诊于石河子市绿洲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后3天内完成听觉P300的检测,并对其进行为期3天的暴力风险评估同时记录患者一周内暴力行为发生的情况,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评估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低风险组、中风险组和高
目的: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Cd LS)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目前研究表明NIPBL基因是其主要的致病基因。NIPBL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其骨骼发育异常。因此,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学实验,探究NIPBL基因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Cd LS的发病机制以及新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第三代c57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实验。构建3种携带
目的:在这项研究中,对GEO数据库中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芯片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大规模筛选SCLC差异表达基因及探索相关分子机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验证核心基因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评估其在SCLC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基于GEO数据库中GSE40275、GS1037、GS44447的SCLC芯片数据,使用R软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RIRI)模型的构建,探究低氧预适应(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联合远隔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在大鼠RIRI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本研究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
目的:探讨肾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中,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 GPER)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产生的影响,及有关机制。方法:(1)选择SPF级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2只,首先将全部雌性SD大鼠禁食水八小时后麻醉,手术摘除两侧卵巢(ovariectom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