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僵局之实证分析与破解路径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ktea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法解散制度是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但法院对于司法强制解散公司的条件在公司僵局纠纷中的适用仍有不一样的理解,仍存在许多亟待明释的问题。本文将借助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公司僵局案例的进行样本抽取和统计,着重考察股东持股比例和公司盈利状况在司法裁判中的体现,通过实证分析并讨论公司僵局和股东利益受损在司法解散制度中的适用情况,以达到对司法强制解散这一救济手段的更准确认识。在对起诉解散方股东持股比例进行考察并结合公司僵局的成因与实证分析后,我们发现即使公司法与公司章程对股东参加股东会有程序性的规定,但股东没有必须参加股东会或必须做出表决的义务,因此在股东持股比例悬殊的公司也会发生公司僵局。而针对有个别法院运用域外法的“压迫”理论进行裁判的情况,本文从立法技术、少数股东的过度保护、公司的意志保护等方面进行论证,呼吁理性看待司法解散制度的对股东压迫的引入。而关于股东利益受损的条件,本文坚持股东利益的直接体现是股东的投资利益。公司的盈利状况是股东投资利益的直接关联,法院对盈利的公司谨慎裁判解散并无不妥。司法解散制度解散的是公司本身,因此法院在审判公司僵局纠纷时,应当注重自己的司法角色扮演,不可越俎代庖,也不可过分介入。此外,公司僵局的关键还在于如何破解。本文提供了两个破解路径:其一,就公司内部突破僵局而言,假设我国未来引入授权资本制度,公司董事会可以灵活发行新增资本以此引入外部股东;在授权资本制度的前提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回购制度也不会被禁止,而是由公司决定股权回购的情形,如此一来,公司章程便可以规定在公司僵局的情况下,经过股东会的特别多数决公司便可以回购部分股东的股权。其二,就司法介入的层面而言,建议借鉴域外法的强制股权收购,该路径的前提是由公司法明确法院有适用强制股权收购的自由裁量权。
其他文献
<正> 一、前言微生物工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三十余年来,微生物的应用对人类和社会经济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世界各国对微生物工程的研究开发工作蓬勃发展。微生物工程之所
<正>初中生物是一门非中考科目的必修学科,在初中阶段,设置在初一初二两个基础年级,并在初二下学期期末阶段进行学业水平测试,会考会设置不同的等级,等级的好与差将会作为录
<正>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如何适应课程改革新要求,如何适应初中生物考试改革,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复习备考?这引导我们开展初中生物备考策略研究。1.备考策略研究内容1.1研读课程
在证券市场上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是普遍存在且严重的问题。如何保护证券市场中的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仅是金融学者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法学家们所研究的热门课题
针对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数据库应用》课程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法,由突出理论教学转向"实践引领理论"教学,引入头脑风暴、自主学习等教学思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