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纳劳动力、促进市场竞争、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中小企业是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发展中小企业过程中,融资约束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发展中小企业的先进经验、总结绵阳市中小企业融资试点三年历程基础上,对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探讨,寻找发展中小企业的良方。本文结构:一.从宏观政策、信贷政策、信用担保体系和资本市场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进行阐述;二.从企业自身、金融体系结构、金融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对造成融资难的成因举行分析;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进入的行业门槛都比较低,普遍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低,拥有高新技术和自主产权的不多,产品升级换代速度缓慢,创新意识不足;产品市场大多局限于经营注册地,树立企业、产品品牌的意识不强,销售渠道、销售模式落后、单一;大多数企业属家族经营,公司与投资人之间界限不明,财务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加之金融机构银行业垄断资金经营权、金融资源分布与中小企业空间布局不相适应、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偏见”、银行内部信贷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现有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撑体系功能不够健全的现状,又面临金融执法不公,金融债权不能依法得到有效保护,社会信用意识淡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缺乏公益性、服务性、商业性为一体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体系等诸多原因,造成了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三.介绍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成功经验;四.对绵阳市中小企业融资试点工作回顾、总结;绵阳市在中小企业融资试点工作中,通过:1、银行积极探索与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相适应的工作制度平台;2、政府建立了与中小企业融资相适应的政策服务支持平台;3、创建绵阳金融生态环境,利用绵阳科技城品牌优势,全面建设绵阳中小企业成长平台;4、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制定目标,全面落实。5、完善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建设,强化监督管理;6、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中介行为。通过上述措施和手段,有效的缓解了绵阳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五.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出建议:1.政府重视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首要前提2.金融机构支持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基本保障3.金融生态环境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4.企业自身能力的增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政府积极做好协调、主导和政策引导工作;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建立完善至上而下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体系;中小企业自身准确定位,切实提高内在素质,才能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