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过程常伴随声光信号产生,与局部放电的脉冲电流法和超高频法等电检测法相比,光纤检测不受电磁干扰,铺设简单,易于联网,有利于在线检测,应用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过程常伴随声光信号产生,与局部放电的脉冲电流法和超高频法等电检测法相比,光纤检测不受电磁干扰,铺设简单,易于联网,有利于在线检测,应用前景较大。本文基于马赫曾德(Mach-Zehnder)光学干涉原理,在长30 mm、直径11 mm、壁厚0.5 mm的聚碳酸酯(PC)棒上缠绕光纤,研制了普通1 550 nm单模光纤、保偏弯曲不敏感光纤两种干涉传感器,共振频率均为40 k Hz,搭建了两套对应的光纤干涉系统,研究光纤检测电缆局部放电超声波的方法。用超声发生器产生28 k Hz和40 k Hz超声波模拟电缆局部放电超声波,用光纤干涉系统进行信号检测,研究超声源距离、超声传播介质对光纤传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偏弯曲不敏感光纤干涉传感器及其光纤干涉系统能检测到40 k Hz超声波。在超声源和传感器间传播介质为硅橡胶时,传感信号随硅橡胶厚度增加而增强。制作两个缺陷电极:用1 mm的XLPE板胶合金属板制成平行板缺陷电极,用一个针尖电极插入长100 mm、宽100 mm、厚度为2 mm的绝缘块制成接头硅橡胶毛刺模型电极。搭建放电试验平台,用光纤干涉系统检测放电超声波。试验证明,当试验变压器电压升至10 k V,PD Base II型局部放电检测仪检测到放电量1000 p C时,光纤系统检测到平行板电极放电时分布在26 k Hz、41 k Hz和56 k Hz超声信号。
其他文献
目的对于65岁及以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如果在保守治疗早期,完全愈合后预期的移位程度是明确的,将可以指导对此类病例的适当处理。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65岁及以上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法复位前臂短石膏外固定治疗后的最终移位是否可以在治疗开始时即被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104例65岁及以上采用手法复位前臂短石膏外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1名患者最终被纳入研究,骨折按骨科
星敏感器凭借抗电子干扰能力强、无积累误差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科研领域。然而,在近地面使用时,容易受白天强烈的天空背景辐射的影响,导致星敏感器无法正常工作。为
由于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较快的充放电速率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超级电容器在储能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较低的能量密度却限制了超级电容器的广泛应用。目前,为提升
目的:研究B细胞易位基因1(BTG1)在口腔鳞癌(OSC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BTG1的表达水平与OSCC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探讨BTG1对OSCC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法检测BTG1在口腔鳞癌、癌旁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78例口腔鳞癌及其癌旁组织
研究发现,单体Mo S2或WO3均不是吸附有机染料的理想材料,但通过两步水热法制备的Mo S2/WO3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本实验中首先研究了前驱体溶液浓度对水热法制备Mo S2
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良好的储能性能,成为21世纪一种重要的能源载体,但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由于使用液态的电解液,存在着易燃、易爆、易泄漏等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能量密度也难以进
由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化对人类和其它物种构成巨大威胁。一些人为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用于发电)产生的温室气体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缓解此类情况,这就需要从常规发电向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向发展,例如太阳能光伏、风能、水力和生物质能发电。生物质能的利用相对于其它可再生能源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它较少依赖于位置和气候,并且生物质易于存储和运输。此外,生物质的资源非常丰富、分布均匀且广泛,是仅次于石油、煤炭和
目的:通过建立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穗花杉双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提取石上柏;提取物通过D101大孔树脂、硅胶柱、Sephadex LH-20层析柱分离得到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AME);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
在研究序列决策的问题中,多摆臂决策算法(MAB)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旨在极小化累计遗憾(regret)的条件下,做出最优的选择。在不平稳的数据流中,潜在的偏移会增加决策方案的探索成本。故本文主要研究在非平稳场景下,如何有效的检测偏移,降低其对决策结果的非预期影响,从而控制累计遗憾的上界。已有的研究中描述了在非平稳场景下序列数据的统计特征,例如分段常数均值。但是在实际情况下,数据分布的变化不只局限于此
目的:探讨Silverman-Anderson(SA)评分与Downes评分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月10月因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及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病区)新生儿科共计97名新生儿,按孕周37周为界分为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对所有患儿进行常规SA评分及Downes评分,参考同期血气分析的结果,探讨两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