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楸属的系统学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fuj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楸属隶属于蔷薇科苹果亚科,全世界约有100种左右,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广义的花楸属包括下述六个亚属,即Subg.Aria,Subg.Chamaemespilus,Subg.Micromeles,Subg.Torminalis,Subg.Cormus.Subg.Sorbus。由于缺乏野外工作和标本不够丰富等原因,部分亚属的分类处理尚不能令人满意。同时,该属的范围及其属下部分类群的系统位置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对广义花楸属的属下类群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支分析和表征分析以及分子系统学两方面的研究,对该属的属下类群的系统位置进行了探讨。   1、分支分析和表征分析   选取了广义花楸属(Sorbus L.)属下6个亚属的34种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并以Pyrus,Crataegus,Photinia,Malus和Cotoneaster作为外类群来研究花楸属属下类群的分类关系,对该属典型的30个形态性状数据进行编码,进行了分支分析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广义花楸属是一个非单系类群,外类群完全镶嵌于其中。广义花楸属属下的6个亚属各自也不能形成单系,只有花楸亚属(Subg.Sorbus)形成不严格的单系。因此,我们初步认为,花楸属应该仅包含复叶类群(Subg.Sorbus),或者还会有Subg.Cormus。由于其余的4个亚属尚不能形成规则的单系或聚类,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宜采用分类群的更多性状或运用分子系统学的途径。   2、分子系统学   通过对花楸属23个种类的两个DNA片段:核nrDNA的ITS和叶绿体cpDNA的trnL-F进行简约分析,构建了广义花楸属5个亚属及其与近缘属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由于外类群大多镶嵌于广义花楸属中,故花楸属不能形成一个单系。其中单叶类群Subg.Aria聚类较明显,并且得到了很高的支持率,而且该亚属与外类群Crataegus和Cotoneaster的关系要比它与其它亚属的关系更近,至于其是否是独立的属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该属中的复叶类群Subg.Sorbus在图中并不能形成严格的单系,其分类位置值得重新考虑。
其他文献
虚拟仪器是现代电子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深层次结合,它突破了传统电子仪器以硬件为主体的模式,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资源,使仪器功能软件化.虚拟仪器的优势在于降低系统成本、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郭羲,1966年生于台南县安定乡管寮村,1990年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科毕业,1997年国立新竹师范学院美教系毕业,2004年东海大学文学院美术系研究所硕士班毕业。作品入选台北
进入后PC时代,嵌入式设备迅速普及和发展到日常生活及工作当中,众多知名开发商为了抢占市场,竞相推出各种性能优异的软硬件及内核芯片。鉴于以视窗为代表的桌面操作模式取得巨大
本研究以采自7个不同地区的牦牛粪便、肠道内容物为材料(样品共93个)用厌氧培养法进行乳酸菌的分离、纯化得到乳酸菌71株。通过生化实验和6种不同温度、5种不同pH、2种不同NaCl
目的: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早期自然流产、死胎、不孕不育及智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但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技术以及随后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均存在一些缺点。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以比较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网络服务和电子商务逐渐显露出它们所蕴藏的巨大商机。“Web挖掘技术的应用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提出来的。作者在硕士论文研究阶段,以Web挖掘技术的
该文开展了对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中的部分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针对中国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及体制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军民航计算机支持协同流量管理(CSCFM)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据采集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人们对数据采集的各项技术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在通用
手性醇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在医药、功能环保材料、农药、香精香料领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逐步发展,生物酶催化制备手性醇已成为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