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消化道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16S rDNA-SSCP分析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alzm9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采自7个不同地区的牦牛粪便、肠道内容物为材料(样品共93个)用厌氧培养法进行乳酸菌的分离、纯化得到乳酸菌71株。通过生化实验和6种不同温度、5种不同pH、2种不同NaCl(%)下的生长实验鉴定后得到短乳杆菌5株,嗜粪乳杆菌3株,肠乳杆菌8株,嗜酸乳杆菌8株,保加利亚乳杆菌3株,弯曲乳杆菌2株,发酵乳杆菌11株,干酪乳杆菌4株,乳酸乳杆菌6株,植物乳杆菌9株,嗜热链球菌3株,乳酸乳球菌2株,粪肠球菌3株,尿肠球菌2株,海氏肠球菌2株。共71株15种乳酸菌。其中乳酸杆菌59株,球菌12株。 从这15种菌中各取2株,培养36h后制成菌体悬液,用1mol/L的盐酸调节乳酸菌的菌悬液的pH值,分别为2.0,3.0,4.0并于37℃处理5h。取菌悬液,在平皿上菌落计数。结果表明:Q1、Q6、Q3、Q4、Q7、Q8、ZH1、70、69、59、23、54、N3、N4、10、Z5、1、3、19有较强的耐酸性。在pH为2存活率仍然大于10%;在pH为3存活率在40%左右;在pH为4时存活率都大于85%。将供试菌株接种于胆酸盐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的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7℃培养36h,用分光光度计测定OD660值结果发现Q1、Q6、Q3、Q4、Q9、Q10、ZH1、70、69、59、N1、N5、N3、N4、10、Z5、1、3、19都可耐受0.60%的胆酸盐。用单层琼脂平板扩散法对乳酸菌培养液抑菌功能、乳酸菌代谢产物抑菌功能、乳酸菌代谢产物温度处理下的抑菌功能、乳酸菌代谢产物的酸碱处理后的抑菌功能、代谢产物的酶处理后的抑菌功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菌的培养液、代谢产物、代谢产物高温处理后、代谢产物的酸碱处理后、代谢产物的酶处理后、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抑菌圈在13mm-30mm之间,多数在20mm-27mm。 参考GenBank中的各种乳酸菌16SrDNA基因序列,并经过多次比较,用Premier软件设计1对扩增乳酸菌16SrDNA从371-838的上下游引物,对Q1、Q3、Q7、Q9、ZH1、59、23、N3、19、1,这10种菌16SrDNA的这段可变区进行扩增,均得到约470bp左右的产物。SSCP电泳发现这10种菌的这段可变区序列呈现10种不同的条带。 对实验效果较好的5种菌的16SrDNA这段可变区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经DNAStar分析表明这5株菌的同源性在87.3%-95.6%之间。且这5株菌与GeneBank各自的标准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Q1为98.51%;Q7为98.94%;ZH1为98.3%;19为9894%;N3为98.73%。同源性都大于98%。结果表明:这5株菌分别为嗜热链
其他文献
计算机视觉中的三维重建是利用图像定量研究场景三维空间特征的技术.其中的立体匹配由于涉及的问题众多,一直都是三维重建中最困难、最关键的一步.为了提高三维重建的精度,研
尽管人们很少知道关于发生在美国纽约181号大街西37号的某些历史故事或传奇,但从1969年8月开始一直到1987年5月近20年间,一家名为“奥斯卡陶博(Oscar Tauber)”的公司选址在
当前的一场信息革命正席卷全球,网络化浪潮汹涌而来,势不可挡,特别是互联网的爆炸性发展正改变着经济、社会、文化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改变着人的思维方式,其广度和深度都是以往任何
启发诱导思想最早产生于春秋时期,后来经过继承与发展成为了教学的一项指导原则,也是现代教学中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中小学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启发诱导的教学要求教师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对Rv1674c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亦称结核杆菌(MTB,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每年约有800万
虚拟仪器是现代电子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深层次结合,它突破了传统电子仪器以硬件为主体的模式,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资源,使仪器功能软件化.虚拟仪器的优势在于降低系统成本、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郭羲,1966年生于台南县安定乡管寮村,1990年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科毕业,1997年国立新竹师范学院美教系毕业,2004年东海大学文学院美术系研究所硕士班毕业。作品入选台北
进入后PC时代,嵌入式设备迅速普及和发展到日常生活及工作当中,众多知名开发商为了抢占市场,竞相推出各种性能优异的软硬件及内核芯片。鉴于以视窗为代表的桌面操作模式取得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