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前鳞虫赋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gming8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以元代以前的鳞虫赋作为研究对象,对鳞虫赋进行追根溯源,探寻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发现其每个时期的特点,分析其文化意蕴与艺术特色。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追溯鳞虫赋的源头,探讨其发展嬗变。溯其源流,鳞虫赋深受《诗经》、《楚辞》及诸子散文的影响,荀子的《蚕赋》标志着鳞虫赋的产生。两汉的鳞虫赋创作较少,而自魏晋南北朝始则蔚然可观。魏晋鳞虫赋宗情,循声得貌,文采斐然。唐代鳞虫赋众体兼备,律赋为尊,讽事喻人,力透纸背。宋代鳞虫赋尚议论,含理趣,呈现出包容万物的姿态。第二章:分析元前鳞虫赋的文化意蕴。从赋作文本来探讨文人对于自然、仕途、德行、审美、娱乐的看法,以及人生的启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文士敬爱自然,平等对待万物。在求仕的问题上,他们饱含热情,却不得不择机而仕。即使顺利进入仕途,也须时时自警。在道德修养上,他们崇尚高洁,鄙弃奸邪,维护传统道义,既有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又有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志趣高雅,游乐以寄怀遣兴。第三章:阐述元前鳞虫赋的艺术特色。元前鳞虫赋的突出特色是赋中鳞虫具有鲜明象征义,有的鳞虫的象征性是单一的,有的则是多元的,不同篇目中象征有所不同。元前鳞虫赋对于咏物赋写作模式也有新的创造和发展,体物上更为精微,言志上更为哀情。总之,元前鳞虫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及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赋的文苑中是魅力独具的一枝。它在文学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其他文献
李新诗文尽管在当时名气不很大,却颇有成就,算是在三苏之后蜀中又一个拔尖的才子。就李新其人与其诗文来说,还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但近现代还没有人对此人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文是一篇以中国古代贬官文学和朝鲜朝晚期赋为基本文本的研究中国古代贬官文学对朝鲜朝晚期赋的影响的论文。在广泛搜集和认真整理相关文献材料的基础上,论文立足于中国古
在近现代文学理论中,新批评一反以往的传统批评方式,将文学研究的重点由外部研究转向内部研究,对西方文学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退特提出“张力”这一新批评的核心范畴后,这一术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我国政府、各大高校和千家万户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近十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倍增、待业人数居高不下、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岗位结构性矛盾等促成
本文以清代广西文人刘定逌传说为研究对象,从传说的文本和传承入手,介绍传说的文本,描述传说传承的演述语境,并探讨传说对于民众的价值。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绪
周亮工是明末清初值得关注的文学家。但由于亮工晚年曾焚毁自己的著述,再加上其著作屡遭官方禁毁,导致原本著作等身的他作品传世不多,以致声名浸微,湮没不闻。本文第一章为作家研
冯雪峰在走向无产阶级革命的同时,也将他对文学的追求凝聚在对现实斗争的具体需要上,在黑云压城的年代,他以大量的政治寓言创作继续着鲁迅式的韧战,一面以战斗的热情揭露和讽
本论文所研究的明末辞赋指的是天启(1620)到崇祯(1644)之间二十五年以及南明宏光(1644)到永历(1662)之间十九年,共计四十三年的历史时期。现有明代辞赋研究中,很少有人重点关注过明末辞
《咫闻录》作为清代的一部文言笔记体小说,问世于清中叶,署“慵讷居士撰”。其在嘉庆、道光年间的数次刊刻,足以证明该书在当时传播较广,影响较大。但由于《咫闻录》在流传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为商品交易中心的专业市场逐步冲破城乡地域封锁和省际经济相对隔离的状况,形成了城乡联动、省份互动的新的市场网络,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