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铝/PVDF共混超滤膜的制备及其处理含油污水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7799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简述了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在水处理应用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指出膜污染是制约膜分离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决膜污染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制备具备优越抗污染性能的膜,其主要方式是对现有膜进行改性。 为了提高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亲水性,增强其在水处理中的抗污染能力,以无机纳米铝粒子作为共混剂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采用相转化法流延工艺制得共混超滤膜。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纳米铝粒子在膜中的分布;用扫描电镜对膜表面、断面孔结构及孔径进行了观测。对改性前后超滤膜的机械性能、透过性能、亲水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纳米Al的加入改善了PVDF超滤膜的强度、通量、亲水性和抗污染性。 采用PVDF和纳米Al改性后的PVDF超滤膜对大庆采油二厂的含油废水进行超滤试验,测试了在不同料液流速,操作温度,操作压力,运行时间下两种膜的出水通量及出水水质。研究了清洗方法对两种膜性能的恢复效果。试验表明,两种膜出水悬浮物<0.5mg/L、含油量<0.5mg/L、COD去除率为80%-90%,TOC去除率在95%以上。但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压力0.1Mpa、温度30℃),改性超滤膜稳定通量为138.53(L/m2.h),是原膜的2.07倍,到达稳定通量的时间是原膜的1.12倍,清洗时通量恢复也好于原膜。 初步探讨了纳米Al/PVDF共混超滤膜作用原理,并对共混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工业用水约占中国用水总量的四分之一,工业用水节约与废水减量技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水夹点”技术的综合理论,选取了中国石油
参数反演技术在岩土工程学科中的应用已经由来已久了。随着现代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对于非线性问题反分析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研究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本论文从现场实
土木工程结构在投入使用后,在复杂的服役环境中受到设计荷载的变更以及各种突发性外在因素的作用而面临结构损伤的问题,一些不易被检测的损伤可能会持续发展并导致结构破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加,火灾的发生逐年增加。目前我国高温爆裂方面的研究较少,对高温爆裂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利用ABAQUS软件,考虑由
近年来大跨格构拱的应用越来越广。不论是单一的格构拱结构还是以格构拱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混合结构体系在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采用,这使得格构拱的稳定计算
我国给水行业管理水平落后,给水系统的电耗、药耗浪费严重,给水管网的漏失惊人。建立城市给水管网模型与优化调度系统是提高行业管理水平,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给
在公路与城市桥梁中,拱桥以其跨越能力大、承载能力高、工程造价低、养护维修费用少、桥型宏伟壮观等特有的优势而成为建筑历史悠久、数量多、竞争力强、并且长盛不衰、不断发
该项研究是以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岩石高边坡开挖工程作为工程背景的.在介绍了坡体结构概念并提出建立坡体结构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对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路堑高边坡工程中百
目前,国内外对基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机理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实际工程中,桩基工程设计多以承载力作为基桩的设计控制指标。而一些对沉降极为敏感的超静定结构,则需要对
大直径现浇混凝土薄壁筒桩(以下简称筒桩)是一种新型的桩基技术,是由浙江省海洋二所谢庆道教授在长期从事海洋工程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创造发明的。它用料省,承载力高,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