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愈伤组织诱导与草甘膦抗性鉴定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PAD_sl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薤白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抗菌消炎、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降低血压、防止动脉样硬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且不良反应少,药源广泛,是一种非常有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但在农业生产中,薤白又是一种较难除去的顽固性杂草。生产实践中发现薤白对优良除草剂草甘膦具有较强的抗性。草甘膦的作用方式是抑制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本文以薤白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试验,同时使用6种浓度的草甘膦对其愈伤组织和植株进行了抗性研究,对于揭示薤白草甘膦抗性机制及农作物生产中对其控制和防除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试验结果如下:(1)薤白愈伤组织的诱导MS基本培养基附加2,4-D、6-BA、NAA三种生长调节剂对薤白鳞茎组织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在所实施的20个组合培养基中,MS+2,4-D 1.682 mg/L+NAA 1.009 mg/L+6-BA 1.682mg/L诱导效果很好。三者与诱导率(Y)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65.66—9.69X1—4.95X3—5.88X12—14.22X22—16.63X32。运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推测,最佳诱导培养基添加2,4-D,NAA和6-BA三种生长调节剂浓度最适范围分别是0.986~1.141 mg/L,0.930~1.088 mg/L和1.185~1.359 mg/L。(2)薤白愈伤组织草甘膦抗性薤白愈伤组织以不同浓度的草甘膦处理,表现出较高的草甘膦耐受性。薤白愈伤组织在草甘膦浓度值达到0.072 mol/L才开始出现愈伤组织部分坏死现象,同时在该浓度时愈伤组织的存活率仍为100%,而在草甘膦浓度达到0.096 mol/L时坏死现象加剧,存活率下降至60%。以草甘膦敏感烟草和蕌头为对照材料进行草甘膦处理,烟草愈伤组织在草甘膦浓度为0.012 mol/L时就出现大量坏死现象,在该浓度的成活率仅为20%,蕌头愈伤组织则不能耐受0.024 mol/L的草甘膦,其在该浓度的成活率只为20%。(3)薤白植株草甘膦抗性田间施用草甘膦,观察薤白植株形态变化。使用草甘膦后薤白叶片在0.011 mol/m2,0.022 mol/m2剂量组没有出现枯萎现象,而在0.044 mol/m2剂量组中虽然出现了枯萎现象,但不是太明显,而在浓度0.088 mol/m2剂量组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枯萎现象,但30d后的成活率仍为70%,而在0.167 mol/m2剂量组中枯萎现象较明显,而30d后的成活率低于50%;测定其叶片叶绿素含量:草甘膦剂量处理组0.011~0.022 mol/m2的叶绿素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草甘膦该剂量对薤白植株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明显。而0.044 mol/m2、0.088 mol/m2和0.167 mol/m2的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与试验观察的薤白植株有枯萎现象相一致。草甘膦剂量越大,叶绿素下降开始的时间越早,下降的幅度也越大。测定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对照组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维持了稳定的水平;而0.011 mol/m2和0.022 mol/m2的可溶性蛋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说明薤白在进行草甘膦处理后,促进了薤白植株蛋白质的合成;0.044 mol/m2和0.088 mol/m2处理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可能原因是草甘膦处理后薤白植株为了适应恶劣的坏境而增加的蛋白质的合成,所以出现先降后升的现象;0.167 mol/m2时初期蛋白含量急剧下降,后来下降的趋势有所缓和,最后仅有20%存活。因而可以得出薤白植株耐受草甘膦剂量为:0.088 mol/m2。建立薤白愈伤组织诱导生长调节剂浓度的最优组合,可以为建立一套薤白无性繁殖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薤白愈伤组织草甘膦处理提供材料。对薤白愈伤组织草甘膦抗性的确定可以得出薤白对草甘膦的抗性并不是由于薤白植株的特殊外部结构引起的。确定薤白的草甘膦抗性剂量,可以为在农业生产中运用草甘膦对薤白的控制和防除提供最佳方案。
其他文献
杉木林分布广泛:其面积约占全国人工林总面积的25%,其蓄积量占全国人工林总蓄积量的30.4%,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对杉木人工林的水分循环和水文功能随时间、
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特异的形成根瘤,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根瘤菌提供碳源,根瘤菌含有的固氮酶将空气中的氮还原从而为植物提供氮源。根瘤的发生起始于植物分泌的一种类黄酮化合物
摘要:传统小学美术国画教学的主要形式以范画临摹为主,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临摹的方式让小学生逐渐适应成年人的审美,缺乏对学生创作和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和不足,很难对小学生的审美意识、美术潜能进行培养。所以,在小学美术国画教学中开展“游戏”情境教学具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创新、创作的能力进行充分的培養,十分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标准和要求。本文主要
目的: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anse,MLCK.)作为调节平滑肌收缩的关键酶,可以通过与钙离子(Ca)/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的结合,使肌球蛋白20kD轻链磷酸化,进
棉花黄萎病(Cotton Verticillium Wilt)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因此研究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筛选抗病相关基因,对培育抗黄萎病棉花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克隆了通过抑制消减杂交获得的差异表达序列Vdrg2的全长cDNA,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与ABA信号调控相关的蛋白磷酸酯酶2C同源,故命名为GhPP2C。采用RT-PCR检测了不同抗性棉花品种受不同黄萎病菌毒素处理后,
本文以抗(耐)菌核病显著强于中油821的中R-888作供体亲本,中油821作受体亲本和回交亲本所创建的甘蓝型油菜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克隆了菌核病菌诱导差异表达基因的全长,分析了近等基
目的:肝脏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大鼠肝切除70%后,残余肝在数小时内启动再生过程,并于术后7天左右的时间完全修复缺失肝组织。肝再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对再生机制的研
摘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政治课不但要“快乐”起来,而且,还要恢复其本来“快乐”的面貌。中学政治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政治课“活”起来,让学生感到快乐。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政治 ;快乐教学一、启发性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家卢俊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投影、实验等直观
α干扰素(IFNα)是一组能够诱导一系列细胞内蛋白表达,继而发挥抗病毒、抗细胞增殖和调节免疫应答作用的细胞因子。许多重组的天然结构Ⅰ型IFNα以及重组的非天然结构的Ⅰ型干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计算力,而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整体数学素养提高打好基础。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训练与培养,要采用科学、灵活的训练方式。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小学数学计算,努力提高小学生计算的准确率、速度、积极性、主动性及思维能力,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