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再生肝UCP2表达与肝细胞增殖、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lei1984l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脏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大鼠肝切除70%后,残余肝在数小时内启动再生过程,并于术后7天左右的时间完全修复缺失肝组织。肝再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对再生机制的研究仍不十分清楚。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是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通道,广泛分布于啮齿类动物各组织器官中。UCP2被激活时能引发质子漏,质子经UCP2渗漏回基质,使氧化磷酸化部分解耦联;适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减少过量ROS的产生。因此,UCP2对细胞能量代谢及ROS产生具有调节作用。已知正常肝实质细胞不表达UCP2,但肝部分切除或肝毒剂损伤肝脏后导致肝再生时,再生肝实质细胞UCP2表达却显著增加。UCP2在再生肝内高表达有何意义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制备大鼠肝再生模型,动态监测肝再生过程中UCP2的表达;探讨UCP2表达与肝细胞增殖、肝细胞功能的相关性,能进一步认识肝脏生理活动的规律和肝再生的调控机制;为临床肝损伤、部分切除甚至移植等肝损伤与再生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和肝切组(PH),肝切组大鼠根据术后的不同时间点又分为24h,48h,72h,96h四组,每组5只。按Higgins和Anderson方法,将禁食12 h后大鼠行70%肝部分切除术,术后自由摄食饮水。假手术组大鼠只行开腹手术,不实行肝切。手术后在上述不同时间点称量大鼠体重;断头取血,血清标本4℃保存备用;称取新鲜肝组织0.5g,用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转氨酶等生化指标检测;并提取肝线粒体测定膜电位、UCP2表达。另取部分肝组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用于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1.再生肝的重量及组织形态学改变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24h肝重与体重比值显著降低(P < 0.05)。48h、72h比值逐渐升高,至96h比值接近假手术组比值。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肝细胞核大小正常,罕见核分裂。肝切后24h和48h肝细胞增殖旺盛,核分裂显著增加,中央静脉扩张,其周围细胞松散;肝切96h肝细胞重构排列成索状,偶见核分裂,肝脏处于再生末期。2.再生肝血清转氨酶、白蛋白改变肝切后24h大鼠血清转氨酶急剧增高,谷草转氨酶(AST)达到假手术组的3倍左右(P < 0.05),而谷丙转氨酶(ALT)达到假手术组6倍左右(P < 0.001),至72h和96h已经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值。肝切后24h大鼠血清白蛋白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 < 0.05),48h、72h逐渐升高,至96h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3.再生肝组织内MDA含量的改变肝切后24h时肝组织的MDA含量升高,是假手术组7倍左右(P < 0.05),48、72h下降,96h时MDA含量仍略高于假手术组。4.再生肝UCP2的表达变化假手术组肝实质细胞内几乎不表达UCP2蛋白。在肝切术后24h表达最多,呈强阳性,48、72h表达下降,至肝切术后96h仅有少量弱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肝切术后24h时UCP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 0.001)。肝切48小时比假手术组高(P < 0.05),肝切96小时UCP2表达接近假手术组。5.再生肝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变化PCNA阳性细胞统计显示,肝切术后24h肝细胞PCNA强阳性表达,为假手术组13倍(P < 0.05)。随后下降,肝切术后48h组为假手术组的8倍(P < 0.05),到肝切术后96h较少表达。6.再生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肝组织内ATP含量的变化各时间点的再生肝线粒体膜电位均高于假手术组,肝切24h组均值为211.19mv,和其它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 0.001);肝切术后48h膜电位均值为187.1mv,仍高于对照组(P < 0.01)。肝切术后24h,加入GDP后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均值从211.19mv降到181.70mv(P < 0.01)。肝切术后24h肝组织内ATP含量最低,为假手术组的25%(P < 0.001),48、72h逐渐增高,到肝切96h已高于假手术组(P < 0.001)。7.再生肝UCP2表达与肝细胞增殖、线粒体膜电位相关性分析将UCP2表达与肝细胞增殖、线粒体膜电位做相关性分析可知,UCP2表达和肝细胞增殖、线粒体膜电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 < 0.001,r=0.946;P < 0.001,r=0.813);肝细胞增殖和线粒体膜电位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 < 0.001,r=0.843)。结论:1.肝部分切除导致肝功能下降,随肝的再生逐渐恢复。2.大鼠肝再生过程中24h肝细胞UCP2表达最多,随肝的再生逐渐降低。3. UCP2表达与细胞增殖、线粒体膜电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肝细胞增殖和线粒体膜电位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 UCP2可通过质子回漏适当降低线粒体较高的膜电位,限制ROS堆积。
其他文献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免疫炎症的疾病,先天性免疫与获得性免疫均参与其。损伤早期形态学变化即脂质条纹,是一种严重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组成成分,因植被类型和环境因子不同而分布差异明显。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丛枝菌根(arbuscular
高中数学课堂是有明确教学目标的探究性认知活动,而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在新课程实施的十多年来,每个教师都认识到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参与学习过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科书编写要把数学探究活动穿插安排在教学内容中.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提高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以人教社A版为例,仅必修1~5就出现了2
期刊
陈振元,自幼临习书法至今将近60年。他对多种书体都有高深造诣,其中对欧体楷书最为精湛。中年以后,更是兼容百家,把欧体的险绝、魏碑的稳健和自体的清秀特长融为一体,练就出
杉木林分布广泛:其面积约占全国人工林总面积的25%,其蓄积量占全国人工林总蓄积量的30.4%,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对杉木人工林的水分循环和水文功能随时间、
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特异的形成根瘤,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根瘤菌提供碳源,根瘤菌含有的固氮酶将空气中的氮还原从而为植物提供氮源。根瘤的发生起始于植物分泌的一种类黄酮化合物
摘要:传统小学美术国画教学的主要形式以范画临摹为主,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临摹的方式让小学生逐渐适应成年人的审美,缺乏对学生创作和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和不足,很难对小学生的审美意识、美术潜能进行培养。所以,在小学美术国画教学中开展“游戏”情境教学具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创新、创作的能力进行充分的培養,十分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标准和要求。本文主要
目的: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anse,MLCK.)作为调节平滑肌收缩的关键酶,可以通过与钙离子(Ca)/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的结合,使肌球蛋白20kD轻链磷酸化,进
棉花黄萎病(Cotton Verticillium Wilt)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因此研究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筛选抗病相关基因,对培育抗黄萎病棉花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克隆了通过抑制消减杂交获得的差异表达序列Vdrg2的全长cDNA,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与ABA信号调控相关的蛋白磷酸酯酶2C同源,故命名为GhPP2C。采用RT-PCR检测了不同抗性棉花品种受不同黄萎病菌毒素处理后,
本文以抗(耐)菌核病显著强于中油821的中R-888作供体亲本,中油821作受体亲本和回交亲本所创建的甘蓝型油菜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克隆了菌核病菌诱导差异表达基因的全长,分析了近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