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江健三郎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早期创作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种略显生硬的模仿。但是,随后的创作便显得圆润自如,作家有意识地吸纳各种创作技巧,并有机地融入到日本传统文化和四国森林文化之中。到了中后期,作品中的人文关怀愈加凸显,同时宗教冥想的气息也日趋浓厚。
毋庸置疑,存在主义、性政治是大江健三郎研究者一直关注的论题,但对作品中父亲形象的解读还很少。本文即打算从这个角度切入,对大江健三郎的作品重新作一次梳理,期望能有新的发现。
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从横向来看,主要分为两大部类,即:小说创作和文论随笔;而从纵向来看,我个人认为分为三大时期。本文即依据这三个时期试图对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得出一个全新的解释。论文的第一章,是对作家在父亲缺场下的人道主义的研究;第二章,对作家直面存在困境的作品进行解读;第三章,研究作家渐入老境的作品。本章除了对该时期的父亲形象作探讨,同时也单独列出章节,把大江和鲁迅的父爱观作一些比较。
笔者认为,除了存在主义、性政治等,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中仍有可待挖掘的研究点,比如作品中的父亲形象。本论文除了对已有观点吸收引用外,还将对此进行深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