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与我同在——论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父亲形象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bo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江健三郎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早期创作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种略显生硬的模仿。但是,随后的创作便显得圆润自如,作家有意识地吸纳各种创作技巧,并有机地融入到日本传统文化和四国森林文化之中。到了中后期,作品中的人文关怀愈加凸显,同时宗教冥想的气息也日趋浓厚。 毋庸置疑,存在主义、性政治是大江健三郎研究者一直关注的论题,但对作品中父亲形象的解读还很少。本文即打算从这个角度切入,对大江健三郎的作品重新作一次梳理,期望能有新的发现。 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从横向来看,主要分为两大部类,即:小说创作和文论随笔;而从纵向来看,我个人认为分为三大时期。本文即依据这三个时期试图对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得出一个全新的解释。论文的第一章,是对作家在父亲缺场下的人道主义的研究;第二章,对作家直面存在困境的作品进行解读;第三章,研究作家渐入老境的作品。本章除了对该时期的父亲形象作探讨,同时也单独列出章节,把大江和鲁迅的父爱观作一些比较。 笔者认为,除了存在主义、性政治等,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中仍有可待挖掘的研究点,比如作品中的父亲形象。本论文除了对已有观点吸收引用外,还将对此进行深化研究。
其他文献
中西文论中谈及情感与文辞的论著卷帙浩繁,刘勰和苏珊·朗格是研究这两个理论范畴的巨擘,分别以《文心雕龙》和《情感与形式》等系列著作为其代表作。对他们文论当中情感文辞关
我国古代的蒙养教育源远流长,从夏朝时起就有对之的文字记载。古人认为蒙养教育是“作圣之基”,“不可忽也”,而“蒙养之时,识字为先”,故以“识字”、“写字”为主的汉字教学就成
本文试图从解决公式化概念化的角度来分析“干预生活”作品的突破和局限。 引论部分,简单介绍“干预生活"创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其中包括苏联文学方面的影响,中国政治形势的
夏季腹泻十分常见,对于一些图方便的人,如想自己在家对症吃药,怎样才能吃得正确呢?可看舌头吃药,即根据舌苔和舌质的细微变化分辨不同类型的腹泻。   ?茺湿热型 表现为舌苔黄腻、舌质红,同时伴有腹痛、泻下急迫等症状,大便呈黄褐色、味臭,大便后肛门有灼热感。这种类型的腹泻应选服黄连素片和香连片,饮食上佐以薏苡仁粥。   ?茺寒湿型 多因生冷饮食所致,表现为舌苔白腻,腹泻清稀,甚至呈水样便,有腹痛肠鸣、少
虽然林纾以翻译西方小说而蜚声文坛,但最让其割舍不下的还是传统古文。他与《庄子》更是结缘终生,《庄子浅说》、《左孟庄骚精华录》便是其专门的治庄之作。通过对这两本书的
公元1101年正月,苏东坡结束了长达7年的岭外贬谪生涯,自韶州度大瘐岭北归。五月至真州(今江苏镇江),当时正值暑热湿盛,苏东坡自觉舟中热不堪耐,夜辄露宿船头,加上饮冷过度,遂患泄泻之疾。他自制黄芪粥饵服后,腹泻稍减。  一日,米芾设筵席款待久别重逢的画朋书友,自称“老饕”的苏东坡抱病赴宴,结果“俄瘴毒大作,暴下不止”,不得不扫兴而归。自此他胸膈作胀,夜不安寝。苏东坡除却饮食,每日只用人参、茯苓煎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