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辞发——刘勰与苏珊·朗格情辞关系论比较阐发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ael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文论中谈及情感与文辞的论著卷帙浩繁,刘勰和苏珊·朗格是研究这两个理论范畴的巨擘,分别以《文心雕龙》和《情感与形式》等系列著作为其代表作。对他们文论当中情感文辞关系进行阐发论述的不乏其人,但将这两对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的迄今却不多见。本文拟通过转换思维和语言哲学角度去比较观照他们的著作中情感与文辞的关系,洞见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相互融通的理论视界。 论文分为三章,绪论是概述对于刘勰与苏珊·朗格情感文辞关系的研究现状,第一章是对这些著作中情辞关系细致地梳理,在此基础上第二章重点从情感转化为言辞和文辞涵化情感二方面着手比较,彰显两部著作的诗学特点,第三章显示两者融通的路径,以此丰富中西文论的文学本体论。最后总结全文。
其他文献
本文试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论述萧红与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审美特征:一、沈从文和萧红相似的人生道路;二、女性人生和悲剧的关注与审视;三、对底层人物的同情、悲悯与批判;四、“故乡”
隋朝思想家王通,谥号为“文中子”。《文中子》,又名《中说》、《文中子中说》。据相关文献记载,王通曾续六经,但今已失传。唯有其门人、子弟汇集其言行、讲学问答内容的《文中子
随着电网中可再生能源比例持续增长,日食等极端天气条件对大规模光伏发电、风电等电源并网运行将产生显著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2015年3月20日欧洲日
本文试从文化人格、身份认同、文坛沉浮三个方面,对赵树理展开综合研究。文化人格研究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探讨赵树理的文化人格的特质与构成,考察其晋地文化与晋人心态、作为“山
本文试图对衬托象形字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其概念作全面的探讨。该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合体象形说的由来和不足,以及合体象形说对象形字研究的不良影响;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