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先秦至明清时期林业政策内容、影响和管理职能、机构设置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首次采用林木保护、林木培育和林木利用三个指标体系分析各个时期林业政策和管理的特点;以林业政策和管理重点变化为依据,展示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演进态势,填补了学界关于我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通史研究的空白。研究认为,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经历了萌芽、雏形、兴起、发展、成熟和健全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萌芽(先秦,公元前221年以前)。先秦时期,林业政策和管理的重点是林木利用。这一时期林木茂盛、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对森林影响微弱。西周以降,人们对天地自然认识逐步深入并受先秦文化影响,统治者进行了初步的林木利用引导。第二阶段是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雏形(秦汉,公元前221—220年)。秦汉时期,林业政策和管理的重点是林木利用和培育。统治者制定了很多史无前例、影响至今的政策,其中,森林军事防御功能利用、园林文化的滥觞和行道树栽培等影响深远,但是,林木保护的意识不足,政策制定和管理还很简单。第三阶段是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兴起(魏晋南北朝,220—581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林业政策和管理以林木利用、林木培育和林木保护并重。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阶段,多个政权频繁交替。为了尽快稳定社会和发展生产,各个统治者都在主政初始就频繁地颁布有序利用、劝课农桑和禁止毁林等政策,林业管理均衡、全面开展。第四阶段是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发展(隋唐,581—960年)。隋唐时期,林业政策和管理的重点是林木培育。这一时期国力日渐强盛,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统治者认识到森林的经济和环境价值,对森林的管理转变为种植、栽培为主,绿化林、观赏林和经济林等人工种植林发展迅速。第五阶段是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成熟(宋元,960—1368年)。宋元时期,林业政策和管理的重点是林木保护和林木培育。这一时期我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森林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出现了迅速减少的森林资源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林木需求量、以及天然林趋于砍伐殆尽急需人工培育林木补充的局面。统治者受到社会发展受制于森林资源供应不足的影响,在继续加强林木培育政策基础上,首次将林木保护作为缓解矛盾的主要措施,并且列为政府林业管理的重点。第六阶段是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健全(明清,1368—1840年)。明清时期,林业政策和管理的重点是林木利用和林木保护。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最高点,社会快速发展带来森林资源消耗量空前剧增,同时,受到都城建设、农垦等因素影响,森林面积严重萎缩。统治者受到日益枯竭的森林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木材需要量、以及灾害频仍的影响,被迫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林木保护政策,加强林木利用管理,各项林业政策和管理与当代已比较接近。通过对以上六个阶段的研究,发现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重点展示出利用,利用和培育,利用、培育和保护,培育,保护和培育,利用和保护的演进态势。最后,通过总结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探讨了对我国当前林业发展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