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基于省际数据的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反贫困工作成果显著,但绝对贫困还没有被完全攻克,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中国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以期探索出可行的反贫困对策。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是贫困研究的理论综述,第三章对中国农村贫困情况作全景式介绍,第四章分析了转型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农村贫困的成因,第五章提出具体的农村反贫困举措。具体内容如下: 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内容,研究的创新和不足,并用列举了当前的一些农村贫困现象。在贫困研究的理论综述部分,回顾了贫困的定义理论、贫困线及其测定方法、贫困程度的计算方法,并对贫困成因理论和反贫困理论做了详细的分析。对于贫困的定义,本文分别介绍了贫困的狭义定义、广义定义和世界银行及其他国际组织的定义,并初步认识到,贫困是个人和家庭难以获得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也难以依靠个人力量改变现状的生存与发展状态,需要引起社会广泛重视并予以帮扶摆脱困境,否则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对于贫困线和贫困程度的计算,本文在介绍了什么是贫困线,如何确定贫困线以后,介绍了4种测定贫困程度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计算FGT指数做了详细的数学推论。对于贫困成因理论,主要介绍了要素缺乏论、制度不利论、贫困的人口学理论和贫困的社会学理论,反贫困理论则主要介绍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反贫困理论,促进结构转换的反贫困理论和促进部门及地区经济增长的反贫困理论。 其次,本文对转型期中国农村贫困情况做了全景式分析。对本文如何计算FGT指数做了详细的数学推论,直接利用国定贫困线,即相当于1985年不变价格指数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5元,和全国及各省统计年鉴上的收入分组数据,计算出FGT指数等农村贫困指标,并将FGT指数的变动分解为受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两方面的影响。为了更全面地掌握我国农村贫困的情况,本文除了分析全国农村贫困情况在各个时期内的变化,还将各省的数据按照经济区划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我国农村反贫困工作在整个转型期内成果显著,但受经济发展情况和经济政策的影响十分明显,反贫困的地区差距也很大。 再次,对于转型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农村贫困的成因,本文主要从影响农民收入的角度,区域不平衡发展的角度,影响农民获益能力的角度来看。认为我国过于注重GDP的发展思路,国际经济秩序导致我国“探底竞争”,不利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民分工不足等会使农村居民整体所得的收入不够多;而我国的发展政策以城市为中心,且具有地区偏向,使农村居民整体收入存在地区分布的不平等;城乡二元社会经济体制限制了农民获益,农村经济体制和我国政治体制存在缺陷使农民获益能力不足,再加上一些农民具有不利的个人和家庭因素,使贫困者在农村收入分配上获益能力不足。最后,对中国农村反贫困提出了总体性对策和地区性重点。认为要构建有利于反贫困的环境条件,构建有利于反贫困的制度体系,增强贫困者的反贫困能力,重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等。对于地区反贫困重点,根据本文计算出的农村贫困情况做进一步分析,对各省应该更为注重增加收入还是改善收入分配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文认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是保证反贫困工作长期取得良好成绩的先决条件,在关注增长的同时要关注公平,要注意培养人的素质,促进城乡交流。总之,农村反贫困要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主体运动为重的观念指导下,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凸现学生主体性进行了探讨,提出在体育活动中应尊重学生,发展学生运动的潜能,为学生创设自我创造的空间。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主体性 创造 分层    《体育与保健》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教学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因此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55-01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除了言之有物,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外,结构能力也极其重要。结构能力就是布局谋篇,通体匀称地组织文章结构,合理安排各部分的先后次序和内部层次,使情或理恰如其分的表达的能力。“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行。”本文就怎样通过结构使文章增添文采问题,从结构中矛盾关系处理的角度谈谈看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57-01     生活是作文的不渴源泉。古人说;世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要观察。”观察是了解生活,深入生活的基础, 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素材的第一要素。没有观察,就没有素材,没有素材,没有观察的作文是“闭门造车”,是不能造出好作文来的。  那么,怎样去观察和体验生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58-01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问题,其中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的落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形式就是讲解,缺乏给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长期下去,学生就会感到政治课枯燥无味,从而对政治课失去兴趣。笔者曾进行调查,学生调查问卷显示:近几年来30%的学生认为政治课是最不感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59-01     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难点之一,特级教师丁有宽说:“教师水平的高低,不在于他(她)带出了多少学习尖子,而在于他(她)转化了多少后进生。”这样做好后进生转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后进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此,就我个人多年来做后进生转变工作的实践,谈谈一
新时期,全球海洋数据显示,淡水资源形式较为严重,例如我国(中国)淡水资源较为严峻,北方地区属于严重缺水状态,此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国在此形式下,对
摘 要:壮族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民间艺术充分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因而具有认识、教育、娱乐等多种审美功能。。音乐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而音乐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和旋律,节奏是幼儿感受、认识、表达音乐的重要工具,节奏感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笔者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壮族民间资源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呢?  关键词:壮族 幼儿 民间资源 音乐节奏     音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