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马古道”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构建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ckey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马古道”沿线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集文化保护价值与生态保护价值于一体。然而快速的城市化破坏了“茶马古道”沿线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文化的流失,威胁了遗产保护。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借鉴系统保护规划的方法,综合考虑研究区内的多种因素,选择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保护对象,通过规划软件Marxan进行迭代运算和反复筛选,构建普洱“茶马古道”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和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图叠加和分析,构建普洱“茶马古道”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结论如下:1、普洱“茶马古道”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构建。以25种生态系统植物群系和19个古茶园为保护对象,制定量化的保护目标和保护代价,进行不可替代性计算,识别了 11个保护优先区,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包括4个面状空间、4条连接廊道和14个节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2、普洱“茶马古道”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构建。以107个物质文化遗产和52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对象,制定量化的保护目标和保护代价,进行不可替代性计算,识别了 23个保护优先区,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包括7个面状空间、分布于全市范围的连接廊道和23个节点的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3、普洱“茶马古道”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构建。通过对生物多样性不可替代性和文化多样性不可替代性的叠加,识别出普洱“茶马古道”一级保护区域1436.66km2,二级保护区域8339.90km2,以此为基础构建普洱“茶马古道”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包括15个面状保护节点区域,分别是4个一级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区、2个二级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区、3个二级文化多样性和6个二级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并构建分布于全市范围的连接廊道和保护节点。通过以上研究,提出了普洱“茶马古道”保护的建议,为普洱市“茶马古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其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对话是人类传递和获得信息的一种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它也是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领域中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将语用学理
在网络舆论的影响日趋深远的背景下,人们借助于该途径维护自身利益的事件已屡见不鲜,在众多成功案例的背后,网络舆论的泛滥亦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与道德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体现,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急剧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能源做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资源,能源体系的良性发展也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信息交流和感情交流的工具和媒介。数学教学既是信息的交流又是情感的交流。朱乐平老师的课堂语言不仅准确、规范,而且风趣幽默、富有感情。在他的课中,我们
内容自20世纪20年代起,农产品过剩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二战后初期,这一问题危及美国的农业安全。为处理剩余粮食,美国制定了《1954年农产品贸易开发与援助法》,即480公法,以
研究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现象与规律是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要建立有效的区域技术创
“隐蔽行动”是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主要战略之一,是服务于遏制大战略的一个重要子战略。冷战爆发后,面对苏联的激烈反击,杜鲁门政府很快制订了这一
期刊
基于C#语言,开发设计了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控制软件,通过调用VISA函数和发送SCPI指令,实现了远程控制示波器采集数据、设置参数、显示波形等功能。利用双缓冲技术解决了波形显
随着汽车行业的日益壮大以及电子商务的不断进步,国内物流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而作为物流配送的关键环节,车辆路径问题(Vehicle Routing Problem,VRP)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