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远程相关性的图像处理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king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程相关性是自然界图像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的信息冗余形式,人眼和人脑所组成的智能视觉系统能够利用远程相关信息实现图像表示、图像恢复与图像增强等功能。本论文旨在把远程相关性应用到解决实际图像处理问题上,研究了基于远程相关性的基本方法和具体实现算法。本论文的工作总结如下: Ⅰ.分形图像编码方面的分析和发展 1) 对分形图像编码技术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新看法。我们认为,分形图像编码之所以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利用了自然界图像中的远程相关冗余性。 2) 提出余域中的分形方块编码方法。该方法既可提高编码效率,又可减少解码迭代次数。优化方法和快速解码结构的提出,使解码计算时间进一步减少。 3) 提出并讨论了部分分形映射的概念和性质,给出一类混合图像编码系统的通用理论和算法框架。这一框架可以派生出许多具体的混合图像编解码方案,我们还给出一个具体实例,显示了混合编码系统的特点和优越性。 Ⅱ.基于远程相关性的图像信息恢复 1) 首次提出了利用远程相关性进行图像信息恢复的思路和基本算法,并将其归纳为五个基本步骤,即提取、搜索、匹配、竞争和恢复。 2) 提出利用远程相关技术对图像通信中方块丢失进行差错补偿的方法。针对连续图像块丢失的的情况,给出了逐级迭代差错补偿算法,使在图像块丢失比例非常高的情况下,仍然能得到合理的恢复结果。 3) 针对图像采集与通信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脉冲噪声问题,提出基于远程相关性的脉冲噪声消除方法。对不同噪声形式和噪声比例下的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近年来许多其他学者提出的各种算法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 4) 提出了将模糊技术与远程相关技术相结合的脉冲噪声消除算法,使得对图像中不能准确估计是否是噪声的图像点也能够给出理想的处理效果。 5) 提出用基于远程相关性的方法来消除图像中的“方块效应”。对IJG的JPEG版本6.0解码图像的后处理实验显示,图像的主客观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的工作针对视频编码技术发展,做了两部分的研究,一部分是对第一代编码技术的改进技术进行研究。对去除块效应的交叠正交变换进行深入研究,将其扩展变换应用在视频编码上,另一
随着IP网上承载业务的多样化,以及光传输网络带宽的飞速发展,IP骨干网络正在从G比特级速度向T比特级过渡。由于光纤传输和电子工艺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作为网络节点的核心路
截止到9月底,大庆钻探钻技一公司GJ12009队在海拉尔累计完成固井任务121口次,全年油层固井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地面施工合格率100%。45人组成的GJ12009队在海拉尔地区主要负责乌
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过程往往是复杂的、多层次性的。突发事件的科学决策往往需要多个模型进行组合,生成针对该事件应急决策的模型链。突发事件模型链的构建是应急平台模型库
背景:细胞凋亡是受一系列基因控制的程序化细胞死亡方式,它是通过外源性的或内源性的凋亡信号,激活细胞内编码的自杀程序而促发的。Kerr1972年首次提出细胞凋亡(apoptosis,AP
无论是在校办企业改制前还是在改制后,学校作为“选择管理者”的权力地位没有改变.近期有多名学者提出对校办企业的监管权移交问题,建议教育部所属高校的校办企业由国务院国
叙述了LTCC技术的起源、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介绍了LTCC产品的种类、优越性及广阔的应用领域,对LTCC工艺技术中高精度金属化印刷技术和陶瓷高温共烧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剖析
无线ATM技术(WATM)是一个正在发展且在多方面获得了重要应用的新技术,特别在军事领域发展更快。 WATM系统除了提供完成交换延迟所需要的缓冲外,还需要有另外的缓冲容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