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1通过调节gp130对IL-6诱导大肠癌细胞增殖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第四大常见肿瘤,致死率世界排名第二,在我国也是第四大常见肿瘤。由于发生发展过程涉及诸多因素,CRC的预防和治疗一直难以有突破性进展。估计未来10年CRC的全球负荷将增加60%。慢性炎症是现今公认的CRC的一种危险因素,它会诱发癌变并促进CRC的发生和发展。在诸多促癌的炎症因子中,IL-6起着核心作用。然而临床上抗IL-6的单抗对CRC却没有明显的效果,因此,探讨CRC中IL-6诱导大肠癌细胞增殖的相关调节因素,有利于筛选新的治疗靶点。精氨酸特异性单ADP核糖基化酶1(ART1)是炎症因子的正向调节因子,在肺泡II型上皮细胞中抑制ART1可以减少IL-6的释放。而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ART1与CRC的多种生物学行为存在密切关系,更重要的是ART1敲低后可以减少IL-6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分子gp130启动子的磷酸化水平。然而,ART1对IL-6诱导的大肠癌肿瘤细胞生长影响及机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课题拟探讨ART1是否能通过gp130对IL-6诱导大肠癌CT26细胞增殖产生影响及可能存在的机制,为CRC治疗找寻潜在的新靶点提供相关实验依据。方法:1.ART1和gp130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大肠癌肿瘤组织及23例切缘对照组织中ART1和gp130的表达。对ART1和gp130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2.ART1敲低对IL-6诱导大肠癌CT26细胞增殖的影响选用三组CT26细胞:ART1敲低组(ART1-sh组),空载组(NC组)和未转染组(WT组),其中WT和NC组为对照组,ART1-sh组为实验组。(1)IL-6诱导大肠癌CT26细胞增殖1)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IL-6诱导大肠癌CT26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增殖活性。2)Western blot检测IL-6诱导大肠癌CT26细胞不同时间后c-myc、CyclinD1和Bcl-xl蛋白表达水平。(2)ART1敲低后IL-6诱导CT26大肠癌细胞增殖1)CCK-8法检测IL-6诱导三组大肠癌CT26细胞后细胞增殖活性。2)Western blot检测IL-6诱导三组大肠癌CT26细胞后c-myc、CyclinD1和Bcl-xl蛋白水平。3)平板克隆实验和Edu实验,检测ART1敲低对IL-6诱导三组大肠癌CT26细胞克隆形成和DNA合成的影响。(3)采用饮用DSS溶液法,建立肠炎小鼠模型。在肠炎小鼠侧腹部皮下接种NC组和ART1-sh组大肠癌CT26细胞,观察ART1敲低对IL-6诱导移植瘤生长的影响。3.ART1敲低对IL-6诱导大肠癌CT26细胞增殖影响的机制研究选用三组CT26细胞:ART1敲低组(ART1-sh组),空载组(NC组),未转染组(WT组),其中WT和NC组为对照组,ART1-sh组为实验组。(1)Western blot检测未经IL-6诱导或经IL-6诱导后,三组大肠癌CT26细胞中gp130和p-STAT3蛋白水平。(2)Q-PCR检测三组大肠癌CT26细胞中gp130和IL-6的mRNA水平。(3)免疫荧光双标法初步检测大肠癌CT26细胞中ART1和gp130的空间位置关系。(4)Western blot检测NC组和ART1-sh组移植瘤组织中gp130和p-STAT3的蛋白水平。结果:1.ART1和gp130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人CRC肿瘤组织中ART1与gp130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织,二者的阳性率分别为90.7%和83.3%。二者在CR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P<0.05)。2.ART1敲低对IL-6诱导大肠癌CT26细胞增殖的影响(1)IL-6诱导大肠癌CT26细胞增殖1)不同浓度IL-6孵育大肠癌CT26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的增殖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和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2)IL-6诱导大肠癌CT26细胞不同时间后c-myc、CyclinD1和Bcl-xl蛋白水平在一定时间内随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0.05)。(2)ART1敲低后对IL-6诱导大肠癌CT26细胞增殖的影响1)用不同浓度IL-6诱导三组大肠癌CT26细胞。ART1敲低组IL-6诱导细胞增殖的效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IL-6诱导三组大肠癌CT26细胞。ART1敲低组IL-6诱导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IL-6诱导三组大肠癌CT26细胞。ART1敲低组IL-6诱导DNA合成能力明显减弱(P<0.05)。4)IL-6诱导三组大肠癌CT26细胞。ART1敲低组c-myc、CyclinD1和Bcl-xl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成功建立小鼠肠炎模型后,接种NC组和ART1-sh组大肠癌CT26细胞至小鼠侧腹部皮下,2周后移植瘤成瘤。ART1敲低组肠炎小鼠皮下移植瘤的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4)肠炎小鼠ART1敲低组移植瘤中c-myc、CyclinD1和Bcl-xl的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3.ART1敲低对IL-6诱导大肠癌CT26细胞增殖影响的机制研究(1)未经IL-6诱导的三组大肠癌CT26细胞,ART1敲低组gp130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未经IL-6诱导的三组大肠癌CT26细胞,ART1敲低组gp130mRNA和IL-6 mRNA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3)IL-6诱导大肠癌CT26细胞,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IL-6诱导时间延长,gp130和p-STAT3蛋白水平逐渐升高(P<0.05)。(4)IL-6诱导三组大肠癌CT26细胞,ART1敲低组gp130和p-STAT3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5)对大肠癌CT26细胞同时进行ART1和gp130免疫荧光标记,在ImageJ中对二者的共定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提示,ART1和gp130在空间上具有中等强度的相关性。(6)肠炎小鼠ART1敲低组移植瘤中gp130和p-STAT3的蛋白水平均低于NC组(P<0.05)。结论:在人CRC肿瘤组织中ART1与gp130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二者存在正相关性。ART1促进IL-6诱导的大肠癌细胞增殖,其可能与通过使IL-6信号转导分子gp130表达增加,上调p-STA3,进而促进c-myc,CyclinD1和Bcl-xl表达有关。详尽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已有诸多研究工作将声学超材料的概念引入地震工程领域,提出大尺度地震超材料以阻断土壤和结构中地震波传播。传统局部共振型地震超材料的低频减震应用因其谐振器质量
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尤其是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水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制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有种特殊的类型,是由四个音节组成的、意义较为凝固的四字格。四字格朗朗上口、押韵凝练,历史悠久,在中国当代社会中仍常为人们所使用。并且语言社团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了更多新的四字格。日本、韩国、越南等受汉字文化圈所影响的国家至今对四字格也有所使用和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四字格的学习和研究也很重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四字格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我们了解
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Duponchel)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常与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一起发生,危害我国的粮食作物,主要以危害玉米为主,两
乡村振兴作为党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之一,在解决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草原聚落空间的绩效高低,关系到内蒙古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快慢与聚落自身发展优劣。
自然循环由于摆脱了对外加驱动泵的依赖从而提高了反应堆的固有安全性,由于没有噪声对舰船隐蔽性的提高也有较大意义,因此自然循环在船舶核动力装置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混凝土结构中,普通钢筋容易处于钝化状态。为防止钢筋锈蚀,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可使用不锈钢钢筋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聚乙烯醇纤维(简称PVA纤维)是一种绿色建筑材料
背景RNA结合基序蛋白3(RBM3)是一种冷休克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神经保护。但其神经保护作用的分子发生机制并不清楚。研究表明其他多个具有RNA结合基序(RRM)或富含精氨酸-甘氨酸-甘氨酸(RGG)结构域的RNA结合蛋白参与亚细胞定位、基因转录、mRNA翻译和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的调节。同时RNA结合蛋白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
高压共轨系统是决定柴油发动机动力性能的重要部件,喷油器体是供油系统三大部件之一,越来越严的环保要求对柴油机喷油器体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
α,β-不饱和酮是一类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选择性还原产物应用也十分广泛。近几年,α,β-不饱和酮主要通过过渡金属和有机小分子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由于现有方法存在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