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成长——解读“顽童”母题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漫游奇境》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tx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以神奇的幻想、风趣的幽默和盎然的诗情,突破了传统儿童读物道德说教的刻板模式,这本书中并没有道德教条,也没有严肃的“教育”使命感,体现了“顽童母题”儿童文学作品的精髓。卡罗尔就是以他丰富独特的语言抛弃了成人对儿童的教训口吻,背离以往的文学传统,让孩子们在奇异怪诞的幻想中玩个痛快。《爱丽丝漫游奇境》体现了一种游戏精神。 这种游戏精神体现在作品背景,内容和形式上。在背景和内容上,《爱丽丝漫游奇境》就象一个孩子们幻想中的游戏乐园。在形式上,书中夹杂大量文字游戏,对话逻辑夸张,这和卡罗尔本人的个性和生活经历密切联系。他非常喜欢创作荒诞有趣的打油诗,做文字游戏和发明数学趣题。可以说,他就是一位“顽童母题”和“纯游戏精神”的代言人。 故事的焦点始终围绕着“成长”这一儿童文学的永恒主题。随着爱丽丝的身材尺寸变大变小,她在游戏中成长着。从刚开始掉入洞中时手足无措的哇哇大哭到最后敢于为对国王的荒诞而大声抗议,爱丽丝成长了许多。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爱丽丝要面对奇境中各种各样的角色,解决他们出的各种难题。每当面对一个新的角色,爱丽丝都要应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这些角色象征着形形色色的成人,从和他们的接触中,爱丽丝逐渐了解成人世界的法则,得到新的经验,知道怎么去应付局势。虽然在此过程中,爱丽丝不断的犯点小错,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爱丽丝变得越来越自信。她在游戏中成长着。奇境正是成人世界的象征。爱丽丝梦中的奇境历险暗示着她即将步入成人世界。和爱丽丝“成长”主题相对应的是“寻找身份和认同”的主题。爱丽丝对身份寻求认同反映了孩子们成长的一个普遍问题。
其他文献
福克纳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福克纳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捕捉到了社会中人们的焦虑与不安,并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读者展现出来。作为福克纳创作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际贸易和文化技术交流越来越广泛,水利水电涉外企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我国在国外承接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日渐增多。在水利水电建设中从国外引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许多语言已经灭亡或濒临灭亡。人们似乎更愿意去使用那些“全球性”的语言,比如英语、西班牙语、和汉语。语言交流的“全球化”、“一体化”导致了语言种类的
法律英语是因为法律的社会功能而形成起一种语言变体,作为一种具有规约性的语言的分支,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它与普通英语在用词方面有许多的差异,而其中最重要、最本质的特
爱伦·坡在美国文学史上不愧为一位多产作家。与其他作家不同,他用尽毕生精力,涉猎不同领域期望有所成就。在他短短的四十年生命历程中,坡扮演着各种角色:从诗人、小说家、文学批
“民族志叙事”以文学与人类学的学科互涉所产生的叙事文本为讨论对象,它主要是由两个维度的文本实践而构成:一是人类学家以小说、诗歌或随笔等常规的文学体例为途径,将田野
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对小说对话翻译进行了研究。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追求意义上的最大等值是其目标,而作为语言学中新崛起的一门学科,语用学正是对特定情景中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