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视域,对生命与焦虑的理解与阐释.该部分着重对焦虑、焦虑情结、焦虑状态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焦虑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夫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生活中每一个人几乎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焦虑问题,产生焦虑情结,陷入焦虑状态.焦虑情结是指"自我"不能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焦虑情绪体验.一般可以分为现实性或客观性焦虑、神经过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三类.第二部分:聚焦,当代中学生的生命焦虑与困惑.该部分运用大量的案例和统计资料对由于学业压力、交往困惑、感情萌动等方面带来的中学生焦虑进行了分类、梳理.第三部分:解读,学生生命焦虑的归因分析.该部分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学生焦虑的原因.其一,从社会因素来说,"科学知识观"霸权造成了对生命之魂的漠视,"工具理性"肆虐横行带来了对生命之花的践踏,"精英文化"式微、"大众文化"泛滥导致了对生命之形神的异化.其二,从学校因素来说,现行的中学教育由于受社会上个人主义泛滥、工具理性膨胀、人文价值丧失、生活意义迷失等现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游离了自己的目的,忽视了自己的对象,过分追求功利,忽略了对学生生命意义的提升,致使学生感到迷茫、焦虑.其三,从家庭因素来说,家长教育观念的偏颇,教育方法的失当也是造成中学生生命焦虑的根源.其四,从个体因素来讲,身心发展的矛盾,个人品行的误区,成就目标的失当以及承受挫折能力的弱化,也会引起中学生的焦虑.第四部分:取向,走向释放个体焦虑的生命教育.该部分针对前面对焦虑问题的剖析,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