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调筋治骨”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c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刀“调筋治骨”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与口服依托考昔片治疗对照,客观评价疗效差异,为临床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案的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60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方法则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共2组,两组各分布30例患者。试验组治疗手段为针刀“调筋治骨”法,对患者膝关节局部及下肢筋结点进行松解治疗,每周1次,3周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依托考昔片治疗,每日1次,每次60mg,3周为1疗程。采用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麦克马斯特西大略湖骨性关节炎量表)评价针刀“调筋治骨”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疼痛、僵硬的影响,通过测量膝关节被动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以分析针刀“调筋治骨”法对患者膝关节被动活动度的影响。测量节点分别设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3周后、3个月后,临床疗效评价依据为《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原则。治疗过程中,记录不良反应情况,详细记录其发生的时间、症状、处理措施以及处理结果。数据分析软件选用SPSS 24.0。结果:1.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长短、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膝骨性关节炎影像学分级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2.WOMAC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WOMAC评分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后、3周后、3个月后的两组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的WOMAC评分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两组之间的治疗前后WOMAC评分差值,治疗1周后、3周后、3月后试验组的WOMAC评分差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WOMAC平均分在治疗1周后、3周后时均为下降趋势,在3月后,又有小幅度的回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治疗手段均能够对KOA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症状起到改善的作用,试验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3.膝关节PROM:两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PROM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周后、3周后、3个月后的两组患者膝关节PROM均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分别比较两组之间的治疗前后膝关节PROM差值,试验组的膝关节PROM上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对膝关节PROM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患者膝关节平均PROM在治疗1周后、3周后时大致呈上升趋势,但在3个月后,又有小幅度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治疗手段均能够明显改善KOA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试验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4.临床疗效对比:时间节点设置在治疗3周后,数据显示:试验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组间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治疗KOA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表明,针刀“调筋治骨”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与关节活动度,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敏化穴位药饼灸治疗肺气虚寒型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并尝试初步研究其疗效机理,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的验证,将探讨新的治疗慢性鼻窦炎有效的中医疗法,并将作为中医独特的外治疗法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方法:本实验将符合肺气虚寒型慢性鼻窦炎纳入标准的60例病人,按1:1的比例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治疗组选用敏化穴位药饼灸疗法,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疗法,每组各30例。具体操作方法如
学位
目的:以量化的热敏炼脐灸前期成果,研发一款简便、安全、有效的热敏炼脐灸具,在对样品测试后进行小样本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分为两步:1.热敏炼脐灸具的开发与样品检测:(1)前期热敏炼脐灸的数据定量转化设计制成样品。前期研究确定了隔药层的设计如姜饼厚度、材料改良;完成了外观设计如上中下的灸盖、中筒、底座三部分结构;确定了艾绒的形态大小;找到了激发灸感的最佳灸温范围;设计了灸盖上不同口径的通
学位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综合学习方式。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梳理了初中地理课程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及其所蕴含的学科育人价值;结合实际案例从“课中,借助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促成跨学科主题学习”和“课后,在实践项目式学习中体验跨学科主题学习”两个角度,探析了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具体实践路径,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期刊
目的:观察艾灸“命门”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指标的变化,从“脑-肠-菌轴”途径探讨热敏灸治疗IBS-D的效应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部分实验依据。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造模组(32只)。空白组正常喂养,不予干预。造模组予番泻叶煎汁灌胃,结合慢性不可
学位
报纸
目的:本研究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为主要对象,利用皮肤针不同叩刺强度控制不同出血量。通过观察三组受试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等变化,对三组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皮肤针放血不同出血量是否存在疗效差异,为皮肤针叩刺放血治疗PHN提供临床参考。方法:纳入9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受试者。把所有受试者随机分成三组:微量出血组、中量出血组、大量出血组。三组均先给
学位
目的:通过比较观察热敏灸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经行头痛的疗效差异,以研究热敏灸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完善经行头痛的治疗方案,为热敏灸治疗内伤头痛提供更多临床依据。方法:将2020年9月-2021年12月期间,就诊于江西省中医院针灸科、妇科门诊及住院部的经行头痛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出60例纳入本次研究。将所有纳入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疗法,根据前期预实验的
学位
目的:为观察椎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设立椎针组和推拿组。椎针组采用椎针联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推拿组采用单一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观察指标的变化和临床有效率,综合评价椎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运用价值。方法:1.分组: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根据本次研究所设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运用SPSS 26.0软件对所纳入的患者进行随
学位
研究目的:为系统评估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本课题以肱骨外上髁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观察针刺手三阳经输穴、原穴、郄穴的镇痛疗效差异,探寻更有效的远部腧穴,为优化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选穴处方提供临床参考。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单盲的试验设计方法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输穴组、原穴组、郄穴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具体治疗方法如下:三组患者局部针刺穴位均相同,即患侧取阿是
学位
目的:本研究从温阳通督立法,观察艾条温针灸与传统艾段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简称LDH)的临床疗效差异,探究艾条温针灸治疗时所激发的感传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希冀提高温针灸治疗该病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一种新的温针灸疗法。方法:1.病例选择与入组方法:本研究纳入的60例LDH病例,均来自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期间就诊的患者
学位